鳳妤在西州時就是一堂的城主,連古板守禮的南宮瑾都對她禮遇有加,所以那群身份高貴的夫人們恭維她,討好她,她也落落大方,習以為常,一點都沒有剛上京都時的拘謹,偶爾有一兩句刺耳的話,鳳妤也當是一陣風吹過,明槍暗箭不知道多少,日后若是每句話都在意,她的日子怎么會好過,所以小小年紀的鳳妤就有了蘇月嬌都不曾有過的平和。
權力的金錢是一個好東西,可以潛移默化改變許多事,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境。
就連看到有人故意提到曾經和她極不對付的林雨燕,奚落林雨燕,鳳妤心中也很平靜,她甚至不會故意為難林雨燕,只要她不來招惹她。
看在林蕭這么多年和謝珣出生入死的份上,她都不會計較當年的事。
可她心境平和,偏偏就有人不識趣。
席上一名略有年紀的夫人淡淡說,皇上孝期已過,如今也二十有一,膝下卻無子嗣,聽聞在寧州時后院就無人伺候,三姑娘日后貴為皇后,可別學那些小門小戶的做派。強硬,善妒,后宮還是要雨露均沾,皇上也要早早開枝散葉。
小門小戶做派,就是譏諷她出身商賈,哪怕她父親是二品將軍,她母親出身商戶,始終被人看輕,鳳妤微微挑眉,看向這名夫人。
這位夫人是鳳妤好奇,公然說起謝珣后宮,那想必是鎮北侯府的親眷,可鳳妤記得侯府九族都只剩下林氏一脈。
方夫人嗤了一聲,三姑娘,這是李蔣氏,李家三夫人,曾經是鎮北侯府三房的夫人。
鎮北侯謝淵的哥哥們當年幾乎都成了家,兄長們不僅成了家,且育有子嗣,若不是那一場意外,謝珣和謝玨有好幾位堂兄和堂姐。
在哥哥們一個接一個去世后,鎮北侯有幾位寡嫂二嫁,就在京中,在鎮北侯和侯夫人活著時頻繁來往,關系還算不錯。算得上是謝家的親眷,曾經是鎮北侯府三房夫人的蔣氏嫁到李家,是李家三房的繼妻,如今就打著謝珣伯母的身份,嘲諷鳳妤善妒。
原來是李三夫人。鳳妤語氣溫和,沒想到我善妒的名聲都傳到京都。
女子善妒可不是什么好名聲。
因是戰時,我和謝珣不曾舉辦大禮,可冊封圣旨已昭告天下,我是北寧的皇后,李三夫人是以什么身份來訓誡我鳳妤好整以暇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