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英是真不能理解將年年送國外上學。
她想不明白杜浩軒兩口子是怎么想的。
“嫂子,你可能不了解,現在流行出國熱,有一個教育培訓機構專門搞出國的……”
聽了半天,杜紅英也聽明白了。
“合著趙浩宇兩口子也要讓孩子去當人韭菜唄。”
“嘿嘿,嫂子,也不是這樣說的,畢竟浩宇和季珍都是有學問有能力的人……”趙月嵐都不知道該怎么給自家嫂子解釋了。
就覺得吧,嫂子的思想有點老古板。
送孩子出國留學也挺好的啊,畢竟國內的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考分,國外是能力的培養。
就像趙浩然一樣。
“你別提浩然了。”杜紅英想起趙浩然那些年的不著調氣不打一處來:“那時候才多大點年紀啊,就跟著洋人造反,整天不著調,約會酒吧各種玩鬧,女性朋友都上門來了……”
“嫂子,浩然現在不是好好的嗎?”
年輕人嘛,總會干點不著調的事兒,隨著年歲的增長也就變穩重了。
再加上娶了七七,一物降一物,七七把他管成了“妻管炎”了,一切好像并沒有多少偏差。
“我總結了一下,孩子太小送去留學什么的影響最大,要不就長大了大學送出去,再不濟高中也行,但萬萬不能小學就送出去。我覺得當年趙浩然就是太小送出去才會給帶歪的。”
“還有一個,我不覺得送年年出去是一件好事。”
年年是她的第一個孫女。
“小姑娘家家的,離開父母家人,離開熟悉的環境,在陌生的地方生活,那得多孤單,遇上事情得多無助。”
“那不還有浩然安排的人關照嗎?”
按照季珍的意思,是送年年去國外在趙浩然住的那個區域上中學,就住趙浩然的家里……
“趙浩然自己都東跑西跑沒個定數,七七和孩子也常年在國內,年年去了那邊照樣是一個人。”
縱然他那個家里雇有司機、廚師、保潔和園丁,但是,那又怎么能和親人相比?
“不行,這事兒,我得管管。”
“嫂子……”
趙月嵐覺得自家嫂子管好像不太合適。
不都說了嗎,一輩不管二輩事兒。
“我一直覺得你只會負責給錢,其他的事兒從來不管。”趙月嵐笑道:“就是一不合就給錢的那種家長。這樣其實也挺好的,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他們見的想的和我們又不一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和追求……”
趙月嵐真的把杜紅英給說通了。
杜紅英不想讓小小年紀的年年出去,是因為杜紅衛的希希,那孩子在國外多年,遇上事兒的時候很無助,就算她現在開著公司,別人不知道,杜紅英是很清楚的,大部分時候都是趙浩然在罩她。
趙浩宇和季珍都是政府部門工作的人,正是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不可能會有誰辭職去陪讀。
杜紅英不想看著自己的孫女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覺到孤獨。
“那我問問吧。”杜紅英道:“如果是我養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