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飛機又是汽車,最后才到了目的地。
通安村的經濟發展得很好,村民家家戶戶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小院小車,存款也不少。
一個個還是很滿足的。
畢竟,在當地走出去說自己是通安村人時,身邊的人都會投以羨慕的目光。
有女就嫁通安村,通安村沒有一個打光棍的小伙兒。
哪怕是殘了缺了,只要是承諾可以將戶口遷進通安村,都有姑娘愿意嫁進來。
就連章家那個從小燒壞了腦子說話口水直流的傻子,在三十歲那年都娶了一個寡婦,寡婦嫁過來的條件就是要求她那對八歲的雙胞胎兒子的戶口要落在通安村。
要知道,通安村每年每人有好幾千的分紅。
這批參觀的人有各生產隊的隊長,然后就是每個隊選了一個村民代表,以及村里的干部,加上杜紅英一共是三十人。
三十人的參觀團下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塊碩大的招牌。
“中國華西村,天下第一村”
“杜總,原來你是讓我們來這兒參觀。”
吳正友是知道這個村子的,因為它時常上報紙。
最近一次看到的是在2004年被評為首批“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他在家里琢磨著要將通安村搞點名堂出來時,妻子聽了說她是異想天開,兒子笑問:“爸,你是想打造第二個華西村嗎?”
吳正友并不覺得自己有那個本事。
那可是天下第一村,只是怎么也沒想到,杜總卻有這樣的雄心壯志。
話說,如果杜總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啊。
“既然是要干,那就來最厲害的村子參觀學習。”
杜紅英對導游點了點頭,示意她可以開始了。
“好,歡迎來自通安村的旅客朋友,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夏雨,你們可以叫我小夏,小雨,今天就由我全程帶著大家參觀游覽我們的天下第一村,華西村,華西村是在1957年,江陰縣撤區并鄉,現華西村地域由原屬瓠岱鄉改屬華墅鄉,取名華墅鄉第23高級社……”
“1958年8月,第23高級社與附近的泰清、馬橋、立新三個高級社合并為躍進社。”
“1961年10月15日,華墅人民公社17大隊拆分為華西、前進、向陽、立新4個大隊。”
“1983年,華西大隊恢復為華西村。”
……
“和我們那邊一樣嘛,都在不停的變,合作社改成生產隊,生產隊合并改成組……”
“這個肯定是一樣的,大家都是一個政策領導的。”
村民們就議論紛紛。
“讓你們來參觀學習的,不要說那些,快認真的聽。”
吳正友連阻止,這群人無論去哪里都是改不了嘰嘰喳喳的習慣。
改名字是重點嗎?
重點是,人家不停的通過“一分五統”的方式將周邊的村都納入了華西村的范圍內,面積由原來的面積由原來的平方千米增加到了現在的35平方千米了。
三十五平方千米相當于什么?
在村民們眼里可能壓根兒沒有概念,但是吳正友卻很明顯,那已經是一個中等縣城的面積了。
他也更能理解為什么叫天下第一村了,試問,這么大面積的村,全國還能找出來幾個?
家大業大,所以發展更大。
吳正友都不敢想象若有一天通安村在他的帶領下發展成這樣,那得多大的功勞?
咳,想得有點遠了。
在導游小夏的帶領下,眾人來到了一個酒店的六十層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