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宵寒低調地當著禍水,假裝沒看懂傅深與趙希誠之間的暗流洶涌。
北燕軍與新朝之間的矛盾關系遲早要放到臺面上,傅深要重整河山不假,可也不能他在前方廝殺,讓新朝跟在后面撿漏,最后兩手空空,只落得個“忠順”的名聲。
元泰帝對傅深的評價是“忠天下而不忠君”。他雖然把傅深想象的過于富有野心,但這句話卻相當準確。傅深當年肯對元泰帝低頭,是他顧念舊情,而對孫允端就不一樣了。別說舊情,就是沖著新帝對傅凌的所作所為,傅深也不可能跟他善罷甘休。
更何況,元泰帝尚且好好地待在蜀州,傅深以前不曾干預廢立,不代表他以后不會出手決定皇位上坐的是誰。
趙希誠被傅深幾句話說的冷汗涔涔,感覺自己就不應該嘴賤,沒事提什么嚴宵寒,大家一起開開心心地聊怎么打長安城不好么?ъiqiku.
趙將軍對嚴傅二人了解不深,不知道兩人究竟是什么關系,更摸不清傅深非要留下嚴宵寒的用意。只是“朝廷走狗殘害忠良”的傳說過于深入人心,所以他冷眼看去,覺得最大的可能是嚴宵寒以前作孽太多,遭報應了。
“侯爺的意思,在下省得了,”趙希誠滿面誠懇地道,“既然嚴大人也不反對……那就一切聽憑侯爺安排。”
寂靜室內忽然響起一聲輕笑,嚴宵寒慢悠悠地抬頭,對上兩人投來的視線,皮笑肉不笑地道:“好啊。那就這么辦吧。”
待趙希誠告辭出門,傅深收起一臉冷肅,搖頭笑道:“嚴大人,看來你的人緣是真不怎么樣,說扔就扔哪,一點兒都不帶猶豫的。”
嚴宵寒也跟著搖頭:“真沒想到,‘強取豪奪’這等事,有一天竟會落在我頭上。”
“強什么取,”傅深道,“少抹黑我,明明是明媒正娶。”
嚴宵寒沒繃住笑了,心軟成一灘水,黏黏糊糊地湊過去討吻,傅深在他唇角上親了親,結果被嚴宵寒反咬一口,按在輪椅上結結實實地親了個夠本。
幾天之后,長安之戰正式開始。
長安又稱西京,是前朝古都,中原中心之地。長安人口眾多,其繁華不亞于京師。韃族南下入侵之后,也將此地作為重鎮,在城中擄掠數日,百姓深受其苦,久思周室。北燕軍蕩平周邊村鎮時,就有不少人偷偷跑出城給他們通風報信。據說長安城內有許多游俠義士,常趁夜刺殺韃族的官軍將領,百姓更是隔三差五就在城門放火,鬧得煙塵四起,偽造大軍進攻的假象。
糧草具備,內外同心,正是一舉攻城的好時機。
五月三十,諸軍齊發,趙希誠為前軍,北燕鐵騎為中軍,襄州軍為后軍。韃族陳兵十萬于長安城外。新朝軍的將士大多是戰敗后南逃到江南的邊軍,起初還有些怯戰,被韃族大將遮護覷見破綻,仗著蠻力揮刀橫沖直撞,竟在前軍中殺出了一條路,韃族騎兵一擁而上,趙希誠頓時陷入被動,軍中驚亂。
正在危急之時,嚴宵寒帶著一隊北燕軍殺到,把深陷重圍的趙將軍撈了出來,喝道:“都穩住!盾兵上前,余者結長刀陣,別慌!”
趙希誠一口氣還沒喘勻,就見嚴宵寒縱馬直出,手握斬馬刀,如疾風卷地,眨眼間連砍數人,帶著一身新鮮猙獰的血氣撕開敵軍包圍,一騎當先,沖到了遮護對面。
戰場上容易令人熱血上頭,嚴宵寒殺人如麻,但他心里很清楚,剛才中軍東翼遭到蠻族伏兵偷襲,傅深一時抽不出開身來照應前軍,要是前軍一潰千里,中軍被兩面夾擊,他們今天就別想回去了。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當務之急,是要先把這個一臉橫肉的韃族傻大個弄死。
嚴宵寒飛龍衛出身,指揮小團伙群毆還行,對帶兵卻無甚經驗,所以他也不跟趙希誠搶指揮權,而是單槍匹馬地殺去跟遮護對刀——這方面才是他的強項。
遮護坐在馬上,比嚴宵寒還高一個頭,手持大刀,揮舞起來的力道直如開山劈海,帶起的風都割的人臉疼。嚴宵寒走的則是輕巧奇詭的路子,角度刁鉆陰狠,刀刀直逼要害。兩人打的難解難分,刀身對撞聲似驟雨落地。遮護在戰場上大概沒遇到過這種大內出身的對手,被那輕快飄逸的刀光晃花了眼,手中動作一時沒跟上,不小心露了個破綻。嚴宵寒目光一冷,毫不猶豫地反手上挑,薄薄的刀刃毒蛇一樣沿著護甲的縫隙鉆入,就勢一擰,切豆腐似地卸掉了遮護一條胳膊——
身后忽然傳來破風聲,他分神用余光看去,只見一柄寒刃斜劈向他的后背,是遮護的裨將見勢不好,搶上前來救。
借著方才那一刀的勢,嚴宵寒的第二刀已經逼近了遮護的脖子,這時候收手就是功虧一簣,他目不斜視,亦不回護,眼里只有那人脖頸皮肉下勃勃跳動的血脈,竟是打算硬吃這一下,只要能取遮護項上人頭!
一蓬血花飛濺,刀刃切斷骨骼的滯澀手感仿佛還停留在指尖。一顆怒目圓睜的頭顱掉在馬蹄下,背后預料之中的痛感卻沒有如期降臨。
“出什么神?沒殺過人嗎!”
嚴宵寒茫然回首,發現傅深不知何時來到了他身后,腳下倒著一具無頭尸體。他一手提韁,一手執刀,刀尖猶有熱血滴落,頭盔下的面容俊美冷肅,眉目如同結了霜,審視的目光仿佛冰錐一樣直刺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