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頭,難道這代表了什么?”
把頭搖頭:“代表不了什么,這東西一向信則有,不信則無,我們不信就是了,走吧,去前面看看。”
隨后我們開始向山洞內部探索。
這時豆芽仔拍了拍我,他貼過來,很小聲沖我說:“峰子....我知道把頭想說什么,不吉利啊....過去老人講,看到鼠王是要死很多人的。”
“噓....你他娘快閉嘴吧,你以為我真不知道?信則有,不信則無,把頭都已經說了,咱們不信就完了。”
豆芽仔扣了扣鼻孔,小聲道:“這也算異象了吧,說不定這洞里藏著什么大寶貝,峰子,這里真是人為開鑿出來的山洞?那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你看那里。”
我照著洞頂附近一處位置,小聲說:“看到了沒?那些是當年鐵錐子鑿石頭留下的痕跡,在別的地方是奇怪,但在千島湖這地方不奇怪,像是旅游景點幫源洞方臘洞,還有咱們之前去的東山龍洞,都有留下類似鐵錐的痕跡,宋史上記載的淳安十萬藏兵洞還有練兵洞在哪里,到現在都沒找到。”
“那會不會這里就是史書上記載的十萬藏兵洞?”
“不會,我看這山洞的高度規模,藏幾百人都費勁兒。”
“那這里是什么?幾百年前的人,為什么要在這里鑿個山洞出來?”
“你問我我問誰?不知道,可能和咱們挖到的行軍鍋或者石碑有關系吧。”
跟豆芽仔小聲聊了幾句,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兒。
相比于北方,南方很多錢幣窖藏都在山洞中,有的是用大罐子,大水缸裝著,也有的是用木箱裝,那些木箱基本都爛土里了,但里頭大量古錢幣卻因為銹蝕原因成了四方形或正方形,所以看到四方形錢山便知道原來是裝在箱子里的,行里人把這種叫官窖,其實不是,我認為還是過去富一些的老百姓偷埋的。
四川古葡縣山洞,安徽霍邱縣河口鎮山洞,湖北西塞山山洞,湖南寧鄉流沙河山洞,等等,一出都是以多少噸為單位計算的。
過去北方人埋資產,喜歡埋在自家老宅或者田地附近,南方人則喜歡藏山洞中,南派的人管這種叫“搖錢洞”。梅梅的永州店一直在大量收購南方洞坑窖藏,據我所知她有間倉庫,里頭最少放了五六十噸南方洞坑窖藏貨,要是讓一個人進去一枚枚的挑,不吃不喝,十年都挑不完。
所以我暗想,這里有沒有可能就是南派人說的搖錢洞?
我現在既希望是,又希望不是。
希望是的原因是可能有大量銅錢古幣,希望不是的原因也很簡單,我看不上。
我們正在追尋的是失落的歷史,是像江口沉銀般的那種寶藏,是當年起義軍搜刮五州十六縣得來的財寶。
傳說和現實之間有一堵墻,你看不見,摸不著,但它會完全擋住你,而砌成這堵墻的材料,就是時間。
宣和三年,從1121年到2007年,一共886年。
住在這里的人死了一代一代又一代,連新安江都改了道,而千島湖留下的,只有長眠在水下的獅城賀城,還有方臘洞,銀架山的傳說,漆布經的傳說。
前漆布,后漆布,中間漆漆布。
當地上歲數的老人,也有人把這句話念成前七步,后七步,中間七七步。
這句話我在千島湖這段時間苦思冥想,在心里念了起碼八百遍,越來越覺得話中有話。
我敢說誰信我!誰能先破解這句話,誰就能先找到起義軍的寶藏,到那時往少了說!子孫三代財務自由。
我和把頭都堅信這筆寶藏不會無故消失,它一定還藏在本地某個地方,這首在千島湖傳了八百年的漆布經,我一定會破解它。
深呼吸,堅定了心中目標,我打著手電快步跟了上去。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