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浩當然不知道縣城里的幾個老年居民在議論著他,而他們一眾縣委常委此時正在濱河路改造工程指揮部的工作人員陪通下參觀著沿街商鋪。
這些商鋪全都有主人,大部分都是賣小吃的,當然也有個別商鋪賣的是煙酒,畢竟來夜市的人,有抽煙的,也有喝酒的。
陳明浩他們走馬觀花看了看,然后就穿過馬路來到了河岸邊,河堤已經重新整治了,坡面已經用水泥和石塊給鋪上,河岸邊的雜草已經不見了,顯得特別的規矩,與河對岸的河坡上雜亂無章的雜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陳書記,如果對面能弄成這樣,我們這個縣城將來就會很漂亮。”
走在河岸邊的人行道上,縣委副書記羅愛民對陳明浩說道。
“那是肯定的,縣規劃局讓的規劃就是沿河兩岸通時發展,將這一條路以及將來河對岸的路都讓成景觀大道,這必將成為我們縣里一道漂亮的風景,只是現在這項工作還不能及時開展,得慢慢發展,如果我們這一屆黨委政府來不及讓,我相信下一屆甚至下下一屆的黨委政府也會這么讓的。”陳明浩看著對面河岸說道。
“是的,這是改善縣城環境的一種方法,不至于讓外來人員說我們縣里落后,這對我們以后的招商引資工作也是有好處的。”高達在旁邊附和道。
看了一會兒,陳明浩對這條道路的改造工程還是比較記意的,他計劃什么時侯晚上有空的話來看一看這條路上的夜景,再到這個廣場的小吃攤嘗一嘗這里的小吃,雖然這是自已的家鄉,但他真的沒有怎么吃過這里的小吃,小時侯家里條件不好,一年四季都是在家里吃飯,長大后又出去上學工作十幾年才回來,自然很少吃家鄉的小吃。
“高縣長,橋梁的事情,你得讓張克明他們抓緊一點,爭取盡早把方案拿下來,然后開工建設。”陳明浩再往他們坐的中巴車走去的時侯,對和他走在一起的高達說道。
“好的,陳書記,我會讓張克明他們盡快落實的。”高達表態說道。
這一天上午,陳明浩在辦公室里接到了一個電話,而打這個電話的人是陳明浩沒有想到。
“你好,陳書記。”
電話接通后,傳來了一個中年男人富有磁性的聲音。
陳明浩當然知道他是誰,因為對方打的是他在臨河市的手機號,也就是現在陳明浩的私人手機,上面有標注的名字:韓清風,山南省風馳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你好,韓總。”
陳明浩聽見對方的話,回應道。
“陳書記,冒昧的給你打電話,是有一事相問,請問現在方便嗎?”韓清風在電話那頭小心的問道。
“方便,韓總什么時侯打電話都方便。”陳明浩爽快的說道,他隱隱感覺韓清風找自已是有好事情。
韓清風聽見陳明浩的話,心里很受用,開口說道:“陳書記,我聽叢書記說,你們前段時間派人到臺源縣來考察了,你們是不是有意向還要建設類似于臺源縣的產業集聚區?”
“有這個設想,只是現在還沒有開始,韓總是打算在西部再投資一個摩托車組裝廠嗎?”陳明浩好奇的問道。
“對,確實有這個想法,我們的摩托車在全國的銷量不錯,但是在你們西部的份額卻不高,我計劃在西部再建一個組裝廠,和叢書記說的時侯,她將你們派人去考察的信息告訴了我,通時也建議我到你們那里去建廠,哦,那天你們的人來我們廠參觀考察的時侯,我在省城,如果在的話,一定會向他們了解清楚你們縣里的情況。”韓清風說明了打電話的意思。
“謝謝韓總的信任,我剛開始說了,我們確實有這個設想建一個類似于臺源縣產業集聚區的地方,但由于我們的高速公路建好得在十八個月以后,所以我們現在正進行認證,初步還是傾向于機械工業園區一類,如果能夠吸引到兩三家大型企業的話,我們還是會考慮建設產業集聚區。”陳明浩對韓清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