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下來兩個多月了,兩個安居小區什么時侯開工?”
“安居小區的方案都是成熟的,房屋的戶型和建筑面積早已經確定了,只等拆遷工作結束就開始發布招投標公告。”
陳明浩一聽建設區域早已經確定了,至今還沒有完成拆遷工作,說明他們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便問道:
“拆遷工作遇到困難了嗎?”
“確實遇到了一點困難。”吳慶陽猶豫著說道。
“什么困難?”
“和所有的拆遷工作一樣,這一次又遇上了釘子戶。”
“幾戶?”
“就一戶。”
“他們為什么不愿意簽字搬走?”
“因為他們家院子里多出的一間平房沒有給他們計算面積。”
“你說的意思是違建?”
“對,確實是違建。”
“那多出的房間什么時侯建設的?”
陳明浩之所以要這么問,就是擔心是他們知道消息以后突擊建設的。
“那時間長了,至少三年以上了,因為沒有取得建設許可證,我們判定他是違建。”
“工作讓不通嗎?”
“工作不好讓,因為那一戶人家的老人是在陽山市解放以后留下來的老革命,且仍然健在,雖然退休前沒有一官半職,但功勞在那里,誰也不敢輕易得罪他,況且,他在市里還是有許多人脈的。”
“解放以后留下來的老革命,老人家的年齡至少在八十歲以上了吧?”
“前幾天去他家見到過,據說是八十五六了,身l很硬朗,和他說了幾句話就被趕了出來。”
“走,我們去看看這個老人家。”
陳明浩聽見吳慶陽的話,站起身說道。
“市長,您去合適嗎?”
吳慶陽擔心陳明浩去了之后,對方不買他的賬,就像趕自已一樣將他趕出來,會搞得他很難看的,所以提醒道。
“有什么不合適的,我去拜訪一下老革命,難道他會把我趕出來?就是趕出來也無妨,畢竟我的年齡比他的孫子也大不了幾歲,就當是自已的老人發脾氣。”
陳明浩說完就出了門。
吳慶陽見他執意要去,也跟著一起向外走。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