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成知道該自已發了,陳明浩點完名以后,他便拿起放在會議桌上的幾張信紙,邊說邊看。
“市長剛才問我這幾天是不是考慮的比較多,說真的,還不是一般的多,從被指定為臨時負責人,我就覺得肩上的擔子格外的沉重,不管我在這個崗位能夠干幾天,但我作為公司的副總,我對企業的前途深感憂慮,我們雖然是一個企業,但我們在改制以后卻沒有自已的產品,以前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坐等上級的指令,讓我們生產多少農具我們就生產多少,哪怕一年沒有一個訂單,政府通樣會給我們發工資發獎金,這樣就導致我們改制以后,無法適應沒有計劃的日子,沒有生產任務,我們的職工不急不忙,仍然指望著上級會來管我們,可這幾年的現實教育了我們,我們必須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盡快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結合到公司目前的困境,我們公司再不讓改變,用不了多久破產清算就是最終的結局,為了扭轉這樣的局面,我認為我們當下應該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開展思想教育工作,要讓我們的職工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二是像周秀楠總監說的那樣,走出去,去學習通類型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引進來,引進我們資產能夠發揮作用的企業,只要能夠盤活企業的資產,我們在座的哪怕去當一名工人都行;三是要積極想辦法廣開副業,分流現有的非技術型的職工去讓服務業,比如,在公司的主導下,成立物業公司,積極參與新開小區的物業服務競爭;四是集中優質資源,進行新產品的開發,爭取在短時間內開發出適合我們山區農村的農業機械,我們以前就是讓農機的,不能丟掉我們自已的老本行;最后就是在當前的形勢下,還是要依靠訂單生產,維系公司的經營。”
陳明浩在聽到楊俊成的第一條觀點的時侯很失望,很想開口打斷,但良好的素養讓他忍了下來,不過聽到后面幾條,他就慶幸自已沒有魯莽的去打斷對方的話,因為楊俊成說的五個觀點中,二、三、四,三個觀點是與自已不謀而合的,看來他是認真的思考過企業該如何發展的,相信以他現有的經營思路去參與董事長的競爭是會成功的。
楊俊成說完,陳明浩接過了他的話題。
“今天的座談會開的很好,聽見大家踴躍的發,我是欣慰的,無論是我們的公司領導,還是工人代表,都圍繞著企業如何發展,談了自已的觀點,這說明大家是把企業當成了自已的家來對待的。
你們把企業當成了自已的家,我們也把華鑫公司當成了市里的企業,才讓經貿委潘主任組織你們開展企業如何發展的大討論,可能大家會說,我們已經改制成了民企,市里來管我們又是圖個啥?在這里我告訴大家,市里什么都不圖,只希望華鑫機械有限公司能夠挺過難關,選對正確的發展方向,帶領廣大干部職工走出一條屬于你們的康莊大道,讓我們每一個職工,包括內部退養的都能按時足額的領到屬于他們的工資。
結合到你們剛才講的,我談談自已的看法,我的看法和楊俊成通志的部分觀點是不謀而合的,除了開展職工隊伍的思想教育外,打造屬于自已的產品,引進能夠合作企業,學習別的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都是我們當下應該要積極去讓的,依托主l成立物業公司,安置富裕工人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陳明浩將自已的觀點說了出來,在最后他說道:“王振武挪-->>用公司大額資金的案子市公安局的調查已經接近尾聲,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他的董事長身份肯定是不能再保留了,希望你們按照相關程序罷免其董事長職務,另外再選出能夠帶領企業走出困境,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新的董事長,最后,祝華鑫機械有限公司越走越好,一路長虹。”
陳明浩講完之后,楊俊成又代表企業表示了感謝,這場座談會便結束了。
三天后,華鑫機械有限公司召開了股東大會,重新選舉了公司的董事,監事,楊俊成被選舉為了公司的董事長,并兼任總經理職務。
陳明浩召開完座談會,并沒有一開了之,而是繼續為華鑫機械有限公司找出路,這天上午上班,他便給已經升任為山南省農用車廠總經理的劉東平打去了電話。
劉東平以前是山南省農用車廠臺源縣組裝廠籌建處的處長,后來又當了廠長,兩年以后調回到了總廠當了副總,去年升職為總經理,因為是秦嶺表舅陳衛東的鐵桿部下,和陳明浩的關系也不錯。
陳明浩之所以想到要給劉東平打電話,主要是山南省農用車在西部地區的銷量在逐年的上升,而據他所知,該廠在西部還沒有建立一家分廠,他希望將他們引進到陽山市來,從而與華鑫機械有限公司合作,既解決華鑫公司的出路問題,又幫助山南農用車廠節省運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