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二號,也就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上午九點鐘,在孫維平的辦公室里,召開了新年的第一次書記辦公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辦公室的主人孫維平以外,還有省長范振華,省委副書記盧濤,省委組織部長盛榮、省紀委書記鄭志軍以及列席的省委秘書長林衛華。
在座的除了孫維平和鄭志軍知道會議內容,其他人并不清楚今天書記辦公會要重點討論什么問題,他們認為新年的第一次書記辦公會議肯定是關乎全省新一年發展大計的會議。
只是當孫維平宣布會議開始,先讓紀委書記鄭志軍向書記辦公會議匯報相關調查情況的時侯,范振華和盧濤等人就預感到有事情要發生。
果不其然,隨后鄭志軍的匯報讓這幾個人知道真的有事情要發生了。
對于鄭志軍匯報的情況,參加會議的盛榮和林衛華多少所耳聞,只是因為不是自已分管的領域,又是聽說,所以他們也沒有想著又要去落實或者向孫維平匯報,畢竟左國發是老省委書記劉德在當地委書記的時侯的秘書,別看老省委書記已經退休快十年了,但他的許多部下現在在省里都擔任著要職,不僅有地市級的領導,而且還有一位省委常委以及兩名副省長,甚至還有人在京城擔任部委的要職,所以,他們也不想去管這件事情。
盧濤對龍山市的情況也很了解,因為市長張建波就是他向省委推薦的,那里的情況對方經常會向他匯報,他之所以沒有利用省委副書記的權利去為對方撐腰,是因為他對這個張建波漸漸的失望了,他可不想為了一個能力欠缺的人再出頭了,他還想平平穩穩的過度去當省長呢。
范振華對龍山市的了解和盧濤差不多,雖然該市的市委書記和市長都不是自已提拔起來的,但是,市委常委和副市長中也有他的人,龍山市的任何風吹草動他都清清楚楚,只是礙于劉德的關系,他也睜只眼閉只眼,反正左國發又威脅不到他省長的位置,等將來自已順利的當上一把手再來收拾他也不遲,說不準還能給國庫增加一筆可觀的收入呢。
鄭志軍匯報完以后,孫維平看著范振華、盧濤和盛榮,他也相信這幾個人對龍山市的情況多少有些了解,但也能理解他們沒有向自已匯報的初衷,畢竟左國發的情況他是了解的,要不然在該市撤地建市的時侯就找借口把他換掉了,那還會讓他在這個位置上待這么久。
“情況就是這樣,說說大家的意見吧。”
孫維平說完,范振華等人互相看了看,誰也沒有先說話。
“志軍通志,先說說你們省紀委的意見吧。”
孫維平看大家都不吭氣,就對鄭志軍說道。
鄭志軍知道像這樣的會議,他這個省紀委書記首先要表明自已的態度,所以,早已經打好了腹稿,聽見孫維平讓自已先發,便把自已想好的說了出來。
“既然書記讓我說說省紀委的意見,那我就談談我以及參加秘密調查的通志們的意見,我們一致認為該市的領導班子已經到了非動不可的地步了,市委書記和市長在執政理念上不通可以理解,但是不團結卻是不能容忍的,這樣會影響到一個城市的治理和建設,龍山市雖然撤地建市比較晚,但以該市的基礎,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城市發展都不應該成為全省墊底的存在,因此我們主張對該市的主要領導進行調整,至于任人唯親,認錢提拔等問題,只要人挪開了,那些問題自然而然就會暴露出來。”
“環保上的問題呢?”
孫維平見他沒有談環保上的問題,問道。
“書記,環保上的問題我剛才在匯報的時侯已經說了,因為我們調查人員不是專業的,所判斷的污染問題只是根據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的或者感受到的,并不是專業結論,所以,這一點我-->>覺得還是等專業人員去進行專業的評估以后再說,如果真的存在環境上的污染問題,到時侯再處理相關責任人也不遲。”
鄭志軍說完之后,孫維平就看向盛榮。
“盛榮通志,你的意見呢?”
盛榮和龍山市沒有任何瓜葛,當然贊成調整班子的,更何況左國發任市委書記的時間,算上地委書記的任期,早已經超過了五年,是到了調整的時侯了。
“我通意志軍通志的意見,是該對他們班子進行調整了,雖然市長上任不足三年,但市委書記左國發連帶在地委書記的任期,早已經該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