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鄭志軍以后,陳明浩就就沒有再關注紀委的工作了,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城市規劃和經濟建設上。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他便把市發改委主任譚衛華喊到了自已的辦公室。
譚衛華是位年近五旬的中年男人,陳明浩到任之后,也曾多次到他辦公室來匯報過工作。
“書記,您找我。”
譚衛華進來之后,站在陳明浩的辦公桌前面,恭敬的喊道。
“衛華通志,請坐。”
看見譚衛華進來,陳明浩放下了手中的材料,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衛華通志,今天請你過來,主要是談一談你們發改委上報的關于我市未來幾年經濟發展的規劃與設想,我看了一下,總l思路是清晰的,目標是明確的,很切合我們市的實際,不像年前你們制定的那份規劃,根本沒有考慮我們市是全省經濟比較落后的一個地區,長期以來增速在省里都是墊底的實際情況,那樣的規劃只能說是一份長遠的宏偉目標,但卻不是我們這一屆黨委班子能夠完成的……”
去年底,龍山市委市政府曾經制定了一份經濟發展規劃,在規劃中,要通過建設一個高新區,建設一條聯通省城的高速公路,在五年之內將龍山市的經濟增速提升到全省的前五名,陳明浩看到這份規劃之后,毫不猶豫的否定了這份規劃,一個連鐵路和高速公路都不通的城市,用什么來吸引資金建設一個高新區,即使建設成了高新區,又有什么把握能在短短的五年時間里將經濟增速提高到全省的前五名,哪怕別的城市原地踏步不發展,龍山市也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去年的那份規劃看著確實振奮人心,但我們都知道是不可能實現的,尤其是在經濟增速方面,可是市委大多數的領導都覺得沒有規劃,沒有目標,就沒有去實現的動力,所以,我們也就按照市委主要領導的想法搞了這么一份方案出來。”譚衛華解釋道。
“你們是規劃的執筆人,主要領導的意志你們不可能違背,這點我理解,但是我們讓任何工作都要切合實際,不能光坐在屋里閉門造車,拍腦袋,你回去之后將這一份規劃方案重新修改一下,報到我這里來,我們再在常委會上討論,我的有些觀點和想法已經標注在上面了。”陳明浩說道。
“好的,書記,我會盡快將方案修改好,報到您這里來的。”
“另外,你這幾天多和省發改委溝通一下,國家部委有一筆建設資金帶帽到我們市,大概在三個億左右,雖然不是很多,但也能夠改善一下我們市里的基礎設施建設了。”
這個消息是昨天下午魏金生給陳明浩打來電話告訴的,這是春節在一起聚會的時侯,對方承諾過的,以示對他出任市委書記的支持。
“太好了,書記,您可真是我們市里的福星,前段時間多給了二十萬平方的安居工程指標,如今又有三個億的建設資金,這在我們市的歷史上還是首次呢。”譚衛華激動地說道。
陳明浩看見他激動的樣子,心想,今后這幾年,像這樣的情況應該還會有的,他相信只要魏金生和丁興旺還在位置上,不管多少,他都會支持自已的,況且,魏金生的兩個得力部下任愛軍和李少華也都成長起來了,并且和自已的關系處的不錯,相信他們也會助力自已的。
聽見譚衛華說到安居工程建設,陳明浩想到指標已經下來有一段時間了,自已早已經在上次的城市規劃會議上讓了安排,這么久過去了,分管建設的副市長以及建設局局長都沒有來向自已匯報過建設的進程,于是他就問道:
“對了,安居工程建設推進的怎么樣了?”
“安居工程建設是由市建設局在負責,上一次的城市規劃會議上,您對這批指標的建設作出了重要的指示,但是,據我所知這項工作進展的并不是太順利,在市政府內部對于是否集中建設幾個成規模的小區有所爭論,有人主張還像以前那樣,將這些指標分配到各個有需求的單位,由他們去建設,作為職工的福利房分配,所以這項工作目前還未正式開始。”
聽見譚衛華的話,陳明浩的眉頭皺成了川字形,自已在上次的會議上說的很清楚了,多要的這二十萬指標,再加上市政府去年向省里報的指標,就是要建設兩到三個成規模的住宅小區,重點解決市里問題比較突出的幾個棚戶區的居民的居住問題,沒想到到現在了還沒有動靜,還在討論是否要將這些指標分散,看來有些人在執行自已的指示上是準備打折扣了,于是,像陽山市那樣成立由市委領導下的工程建設指揮部的念頭再次冒了出來。
“謝謝你告訴我這個消息,沒有市委的指示,安居工程建設的指標不許分散到各個單位,這一點,請你把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