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國發的案子調查已經接近了尾聲,市里的干部隊伍已經穩定下來了吧?”孫維平關切的問道。
“謝謝書記的關心,干部隊伍基本上已經穩定了下來,前期空缺出來的崗位該配的已經配上去了,不過還有個別重要的崗位,因為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目前仍然由帶病的人員在那個位置上占著的。”
陳明浩說的帶病人員,指的就是錦隆縣的縣委書記昝代祥,因為他還沒有物色好縣委書記的人選,盡管知道這個人有一定的問題,但至今還是沒有動他。
“知道有病總比不成熟要強,慢慢培養吧,對了,你們市里的環境污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省紀委建議在環保污染案調查結束以后,要追究不作為人的責任,你認為,龍山市除了左國發之外,誰還應該承擔不作為的責任?”
“這個……”
“你不用顧慮,到時侯省紀委肯定會給出他們的意見,你只管談你的看法,畢竟你在那里已經工作了半年,對那里的情況了解的肯定比省紀委的要多,我就是想提前知道你的看法。”
聽見孫維平的話,陳明浩當然明白他的想法,想了想說道:
“要說不作為的責任,前幾天,市委宣傳部長何啟航在我辦公室匯報工作的時侯,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見過污染的環境之后,市委市政府曾經的領導,包括我個人在內,都不配坐在這個位置上’,我很認可他說的這句話。
環境保護工作雖然是政府在主管,但黨委也應該負起責任,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市委書記左國發強勢,權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很難在執行上有所作為,但這并不是他們推卸責任的借口,就像市委副書記鞠濤跟我讓檢討時,我對他說過的那樣,你也許沒有權利去管這件事,可你向市委的主要領導匯報了嗎?與政府那邊溝通過嗎?或者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向省委舉報過嗎?
所以要說不作為的責任,整個市委市政府的班子都有責任,我不相信市委和市政府班子成員中沒人不知道下面的環境遭受到了污染,只是因為不是他們分管的范圍就不去管,看著環境被污染而無動于衷。”
孫維平靜靜的聽著陳明浩說的這些話,不時的還點了點頭。
“你說的對,主要負責人固然有責任,但是身為黨委政府班子中的成員,不匯報,不向上級反映,確實是他們不作為的表現,雖然責不罰眾,但是,在問責的時侯,通報批評是少不了的。”
孫維平說完,不等陳明浩說話,突然問道“你對市長張建波怎么看?”
孫維平從陳明浩推薦秘書長到市政府去擔任常務副市長,看出他對市政府是不信任的,畢竟呂新武任市委秘書長的時間太短了,即使他想要重用對方,也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給他換崗位,這只能說明他太急于通過這一關鍵崗位推動市政府的工作了。
聽見孫維平問到對張建波的看法,陳明浩想了想,說了四個字“才不配位。”
“怎么說?”
孫維平知道這個人的能力有限,卻沒想到陳明浩說的這么直白。
“在我上任的時侯,盧濤書記就對我說過他的能力有限,可通過這半年的接觸,他的能力何止是有限,簡直是無所作為,一個市長連市政府都掌控不了,如何去推動工作的開展?龍山市到現在沒有發展,左國發固然要負最大的責任,可他這個市長也難辭其咎,剛才您說到環境污染不作為,其實他就是除左國發之外,最大的不作為者。
您今天不問到他,在適當的時侯我也會單獨向您匯報的,他除了工作能力一般之外,在執行力上也很欠缺,就拿我市的安居工程建設來說,我已經在會上明確說了要用這些指標建設兩到三個大型的安居小區,重點解決市里幾個棚戶區的問題,可兩個月之后,市政府還在討論是否該集中指標建設還是將指標分散到各個單位,而他就是那個主張將指標分到各單位的人,直到前段時間我們將工程建設收歸到市委統一領導,這項工作才推開的,這也是我為什么向省委推薦呂新武到市政府擔任常務副市長的原因。”
“這種情況,你為什么沒有早點跟我說?”
“一是左國發的案子還沒有調查完,干部隊伍不穩定;二是考慮到他和盧濤書記之間的關系,向您匯報了,您會為難的,盧濤書記也會為難的,最主要的還是想看看他到底有沒有工作能力,可通過這半年的觀察,我只能用上‘才不配位’這四個字。”
“市委副書記鞠濤呢?”
“一個想干事的人,但是沒有舞臺。”
“張建波的事情就先放一放,你也不用去跟盧濤說什么了。”
“我聽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