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趙府大門口的燈籠格外明亮,師徒七人在外游了一天,盡興而歸。
來到正院,趙大人坐在主座上,二位隨從在兩側垂首站著。
氣氛有些凝滯,大家走進屋子時,說話聲不由減弱。
“哐。”
茶碗落在桌上,發出響聲。
趙大人穿著錦繡華服,目光睥睨,帶著冷光掃過眾人。
“你們還知道回來?”
眾人雖然不太覺得自己做錯了事,只是知道自己不夠仗義,沒有在韓道長面前替趙大人求情,但都低下頭站在門口,一副乖乖挨訓的樣子。
如今,趙大人不僅是趙大人,更是他們的大師伯。
宋春雪看了眼張道長,心想大師兄這是斗不過韓道長,拿他們撒氣?
不過,誰叫人家是大師兄呢。
撒就撒吧。
“師兄,我們看街上好玩有趣的東西比較多,多看了一會兒,回來的晚了,還請師兄責罰。”張道長從善如流的認錯。
其他幾個弟子立即跟上。
“還請師父師伯責罰。”
趙大人睨了他們一眼,“都吃過了?”
“是,吃過了。”張道長環顧左右,“怎么不見韓道長?”
“哼,”趙大人露出詞語難以形容的神情,“誰知道呢。”
幾個孩子們差點沒忍住笑出聲,紛紛低下頭掩飾情緒。
無極一抬頭,跟師父對上視線。
他連忙道,“師父,你們跟師叔們慢慢聊,我們回房打坐歇息了。”
今日時機不對,他也懶得跟兩個徒弟說什么。
“嗯,你們去吧,莫要玩鬧太晚,我會讓人盯著你們。”
“是,師父。”
“是,師伯。”
話說完,五個孩子爭先恐后的跑了出去。
宋春雪不由露出笑容,心想她當時如果像如今這樣教導自己的幾個孩子,他們是不是也像現在這樣親密。
不過,他們不是道士,一直想著娶妻成親,哪里會像他們這樣心大。
孩子們一走,房間安靜許多。
趙大人也恢復如常,沉穩道,“韓道長接到宣王被劫的消息,已經前去處理了。我明日會繼續商討玉礦的事,留下幾個人盯著進程,你們收拾一下,后日我們就去芙蓉城。”
不等他們發問,趙大人解釋道,“京城的人馬過幾日應當要到芙蓉城了,那狗皇帝雖然聽信宦官,對文武百官不夠信任,但偶爾還會做出一些正確的決策。”
“他們要增派人馬防守吳三的攻打,那個地方易守難攻,吳三卻生了野心要拿下芙蓉城,咱們也要去看看。”
趙大人看向宋春雪,神情微妙。
宋春雪敏銳的察覺到,他有話要跟她說。
“有件事兒,我想你應該想知道,謝大人的處境不妙,但咱們暫時還不能去那邊,好在受了這么多年窩囊氣的謝大人,終于在七日不再慣著皇上了,他先斬后奏擅改軍大獲全勝,皇上如今想動卻動不了他。”
趙大人笑著評價,“謝征此人真有意思,被貶半生忽然反骨多的厲害,據說聰明人忽然不老實之后,大半個朝堂的謀士都要對他敬佩三分,人一旦褪去軟弱,就會鋒芒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