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后。
一套治療方案送到姜稚月手中,這套治療方案是由八名專家聯合完成,外加左開宇的一些個人見解。
因為左開宇對醫學并不懂,他講述的內容要通過專家們理解后才能成為治療方案上的條例。
姜稚月看完后,給姜上河看,姜上河沒有任何意見,表示同意,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姜上河簽了名后,這份治療方案還需要左開宇簽名。
因為左開宇是方案發起人。
左開宇簽了名,這份治療方案還需要轉到醫院里,由醫院領導簽字。
醫院領導簽字是逐級審批,先是主刀醫生簽字,再是醫院的院長與政委簽字!
到了這一步,還需要軍方領導簽字,因為姜上河是軍方領導,他動手術必須經由他的上級簽字后才能實施。
這個簽字順序也是有講究的。
若是姜上河的手術出現問題,第一責任人是制定方案的左開宇。
在左開宇之后,就是醫院的領導,再是主刀醫生。
因此,當這份治療方案傳到主刀醫生手中的時候,這主刀醫生猶豫了。
兩天后,主刀醫生還沒有簽字,姜稚月與姜上河親自給他做了思想工作,讓他別緊張。
把這次手術當成尋常手術一樣,不要有負擔,放松就行。
話雖這么說,可主刀醫生是愈發的緊張,他思想被做通后,簽字的手都在顫抖。
隨后,治療方案的文件傳到了醫院院長的辦公桌上。
院長看完治療方案,他找到了政委,兩人就此事進行了商量。
很直接,院長說,不能簽字。
政委也同意,表示不能簽字。
雖然說他們簽了字,還要往軍方遞交這份報告,可他們很清楚,他們兩人其實就是最高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