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補償標準,只能勉強購買一些小產權房。
這樣的補償價格自然無法讓居民們滿意。
年后開始,老城區的居民們便紛紛聚集到街道辦居委會,要求街道辦主任為他們主持公道,如此低的賠償金,他們堅決不同意拆遷。
而街道辦主任唐大媽,也是老城區的老居民,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感情。
她的家境并不富裕,丈夫是保安,兒子剛剛考上公務員。
她原本也指望著家里的房子能夠拆遷,換個新房給兒子娶媳婦。
但面對這區區四千五的拆遷補償,她同樣感到無奈和憤怒。
本來唐大媽計劃帶領居民們一起去上訪。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她今年剛考上國稅局的兒子唐大山突然回家,與她進行了一夜的深談。
第二天,天還沒亮,唐大山就匆匆搭乘車子回國稅局上班去了。
當老城區居民們準時來到唐大媽家時,卻發現她家大門緊閉,無人應答。
最終,有人在一個搬家公司門口找到了唐大媽。她正在與搬家公司討價還價,準備搬家。
老鄰居們紛紛質問唐大媽為何臨陣倒戈。
面對質問,唐大媽支支吾吾,不敢直。
在眾人的逼問下,她終于道出了實情:原來這次拆遷連區里都插手了,要求公務員家庭必須帶頭支持拆遷。
如果不配合,就會面臨開除的風險。
唐大媽雖然不在乎自己,但兒子的前途卻讓她不得不妥協。
在房子賠償與兒子的前途之間,她最終選擇了后者。
對于唐大媽的選擇,老鄰居們表示理解,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無法責怪她。
除了唐大媽家外,其他類似家庭也陸續搬離了。
但老城區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普通人,他們沒有這樣的關系網可以依靠。
在江龍的帶領下,他們浩浩蕩蕩地走到信訪辦去上訪,但卻得到了一個令人失望的答復:這片土地已經賣給了開發商,政府無法干預。
區里頭頭更是避而不見。
那次上訪之后,街口處掛起了拆遷辦公室的牌子,一群西裝革履、戴著眼鏡的人開始進出忙碌。
他們挨家挨戶地做動員工作,希望老城區的住戶們能夠配合工作。
并畫餅只要cbd商業區建起來,老城區的經濟就會繁榮起來,最終受益的還是住在這里的老百姓。
但沒人聽這些鬼話。
他們只知道拆遷后這四千五的補償款連二手房都買不起。
讓他們放棄自己的房產去住小產權房?
決不同意。
不給合理的補償款,就是不遷!
事實證明,單靠嘴皮子是無法讓拆遷工作取得進展的。
在拆遷辦做了半個月的動員工作后,他們終于無奈地摘掉了牌子,關上了辦公室的大門,灰溜溜地離開了。
就在老城區居民以為他們取得了勝利的時候,更嚴厲的拆遷手段卻悄然而至。
一早,這消息便在老城區居民間傳開,大家歡呼雀躍,奔走相告,甚至有居民特意購買了百萬響的鞭炮來慶祝。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