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辦法?”蘇耀頗感興趣地問道。
“效仿新嘉坡的組屋。”
陸野很是認真地說道:“在濱江建設本土化的組屋,將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徹底分流。”
“這樣一來,不就能夠既解決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同時還能滿足商品房的正常發展,拉動地價上升、帶動工業化的經濟發展需求。”
新嘉坡作為地少人多,經濟快速發展的發達國家,其解決住房問題的辦法,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蘇耀也看了一些有關介紹新嘉坡城組屋的書籍,對這種政府承擔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的方式,也算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所以陸野這邊一說出口,蘇耀便明白了陸野的意思。
只不過,和陸野想象的不一樣,蘇耀在明白陸野的意思以后,卻是搖了搖頭。
“你說的組屋,我也了解過,并且還專門請相關的多位專家,做過這方面的探討。”
“不過專家們的結論,卻是認為在我們國家,并不適用這種組屋模式。”
“為什么啊?”陸野有些詫異的問道。
蘇耀輕嘆了一口氣。
隨后緩緩說道:“房改是一盤大棋,解決老百姓的住房問題是一方面,經濟創收更是另一個重要方面。”
“新嘉坡的組屋模式,為什么沒有被其他國家所采用,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如果大家都去住價格低廉的組屋了,那么國家發展需要承擔化債的基礎就沒有了。”
“新嘉坡僅有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卻有著600多萬的人口,面對如此巨大的人口密度,所以才不得不采用這樣的方式。”
“可是在咱們這里,單就說濱江,光是城區面積就已經達到了1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則是900多萬。”
“這樣的比例,遠沒到新嘉坡城那樣迫切的程度。”
“所以這條路,我們是沒辦法將其當做主要道路走的,不管我們愿不愿意,住房商品化一定會是必然的。”
蘇耀的話有些沉重。
因為他很清楚,這樣的商品化意味著什么。
陸野的心情也有些沉重,因為他也明白了,哪怕是他重生,哪怕是他已經提前知道,未來高昂的房價會抽干幾代人的血汗。
可在面對這種時代發展的洪流時,他也依然改變不了什么。
陸野有些喪氣。
這是他自打重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無力。
“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陸野低聲說道。
“我雖然是濱江房改的主要負責人,但是房的以后要走路,卻并不是我能夠決定的。”蘇耀說了一句。
“我明白。”
陸野應道。
這件事說完,陸野就準備退出書房,不再繼續打擾蘇耀。
“叔叔,那我就先出去了。”
可能是見陸野情緒有些低落,蘇耀輕聲道:“你先別走,正好我也有件事要跟你說。”
“您說。”陸野重新坐好,仔細聽著蘇耀的話。
“是有關娛樂城的事,上面已經派了工作組,開始著手處理這件事了,我估計用不了太久應該就會有個定論。”蘇耀說道。
有上面出手,效率自然不是濱江這邊可比的。
聽這話,陸野剛剛還有些失落的情緒,頓時又被拉了起來。
陸天賜、蔡全,還有黃立冬,這些可不光是鄭趕美的仇人,同時也是他陸野的仇人。
如果能夠被一網打盡,對于陸野來說,那也將是一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