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昭忍了又忍到底沒忍住:“陛下,小郡王比我更合適。”
“不,昭昭,論守衛西京城,十個武安加起來都遠不如你。若是朕御駕親征,武安會隨行左右。”
天順帝沒有在其他臣子面前那樣端著架子,他整個人是放松狀態,同虞昭交代著足以讓徽國變天的重要事項。
虞昭心頭又酸又澀,她對天順帝說:“陛下,祖父曾同昭昭說過,你把士兵放心里,士兵把你高高舉起。我想把這句話轉贈給陛下,陛下您把百姓放在心里,百姓也會把您高高舉起!”
天順帝真的很愛聽虞昭說話,這小姑娘沒用多華麗的詞藻,卻總能戳中他的內心。
平復了下心情,天順帝舊話重提:“昭昭,你敢硬剛北狄禎親王的底氣,便是來源于此?”
虞昭點頭,舉例說明:“陛下,絕大多數百姓目不識丁,但他們心里自有一桿秤,誰真正對他們好,他們就擁護誰。臣女出嫁時,送親隊伍有一百多名素昧平生的百姓,他們自稱娘家人,送臣女出嫁。”
天順帝心中感觸頗深,聯想到虞昭被寶珍郡主當街羞辱,百姓們自發要寫萬民請愿書,書生自發畫諷刺畫,寫諷刺詩,還教孩童們背譏諷寶珍郡主和安樂公主的打油詩。
天順帝心中有愧,岔開話題:“昭昭,你又是如何想到推廣御麥種植的法子?”
虞昭很識趣,順坡下驢道:“陛下,西瓜賣到三兩一個都供不應求。聚賢樓的掌柜讓廚子將西瓜籽取出來,曬干后再挑選出品相好的西瓜籽,免費贈送給前來抄書的貧寒學子。”
“有貧寒學子將西瓜籽拿回家種,也有人將西瓜籽轉手賣出高價,換成日常所需的筆墨紙硯。無論是哪一種方式,西京城來年都會有更多的西瓜。”
“一理通百理融,御麥也可以用類似方式進行推廣種植,真正讓底層百姓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自然會爭相種植御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