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昭想起虞漁說鄭銘恩給她送雞蛋和羊奶,以及永遠吃不夠的肉包子,不禁有些好奇問道:“鄭書郎,關于虞漁的飲食問題,她娘親是怎么跟你說的?”
鄭銘恩認真回想一番,說:“那位嫂子始終蒙面示人,同我說虞漁好養活,隨便給她點吃的就行。”
可對于鄭銘恩來說,他做不到讓未滿五歲的幼童吃糠咽菜,所以他就按照自己年幼時最喜歡的食物來投喂。
這么一投喂下來,錢兜里的銀錢急劇縮水,鄭銘恩走投無路了,他真會來找李景沅求助。
虞昭不予置評,她原計劃讓虞漁和鄭銘恩一起搬過來,跟李景沅住在一起,相互好有個照應。
但是,虞昭想到虞漁那句“老祖宗,我又來看您了”,她頓時歇了讓虞漁再當幾年快活小孩的念頭。
“鄭銘恩,你跟著李景沅就能撈個小官當了,也算是達成所愿。”
鄭銘恩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雖說身體康健,但是他真沒法跟上覺醒虞家天賦的虞漁的步伐,所以虞昭只能讓他跟著李景沅。
李景沅掃視四周一圈,壓低聲音說:“你打算帶虞漁去哪?”
“我要帶她去她該去的地方。你不必擔心我揠苗助長,虞漁比我底子稍弱,但我比祖父他們更有經驗。”
虞昭知道李景沅擔心她,但虞家兒女生來就有自己的責任,必須得擔起來。
如虞昭這樣,她是既要繼承香火,又要參軍入伍,領軍打仗,決不能墮了定國公府的名頭。
若是不幸戰死沙場,每一位虞家兒女的功績會銘記在虞家名牒里,供奉在虞家祖祠和戰神廟里,受虞家后人與百姓的香火供奉。
虞漁既然已覺醒虞家天賦,意味著她必須得肩負起應有的責任——繼承虞家香火以及成為虞家軍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