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漁奶聲奶氣地將她所學的內容以及每個課程的夫子所說的話,一字不落地復述出來。
末了,她有些忐忑地問虞昭:“姑姑,教我打戰鼓的夫子說,我不一定能與他一同擂戰鼓,這是真的嗎?”
“真的。”
虞昭沒有因虞漁年紀小就想著隨便找理由糊弄她,認真同她把事情掰扯清楚:
“虞漁,你只需知道想要得到什么必須得付出相對應的代價。興許,有些時候你好似不必付代價就能得到某些東西。
但是,姑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只是錯覺。這些東西的代價會以某種你想象不到的方式來付。
比如說,姑姑可以強行要求戰鼓手帶你一塊擂戰鼓,你看似不必付出代價就得到了這個機會。
若是你學藝不精,破壞戰鼓的節奏,引發我方士兵的慌亂,最終導致我方戰敗,那些英勇無畏的士兵是不是就白白犧牲了?
這等慘重代價,是不是比你認真學習卻還是不能勝任擂鼓一職的代價大得多得多?”
一旁的傅寒洲欲又止。
在他看來,虞漁滿打滿算也就五歲,還是算的虛歲,實際可能才剛滿四周歲。
虞昭同這么點大的孩子說這么一長串的話,虞漁真的能理解嗎?怕是記都記不全吧?
事實證明,傅寒洲還是小瞧了虞漁,這小丫頭不光記得虞昭說的這一長串,她還能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