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的火爆是現象級的,其制作原料御麥更是風頭無兩,引起巨大關注。
在虞昭回定北鎮之前,那一百畝御麥就能采收了。
虞昭不在,李景沅當家。
李景沅沒有搞什么創新,他遵從定北鎮的管理,由戰神廟安排基層管理層來管御麥采收的一應事務。
比如,采收、晾曬以及存儲都是有先例的,按舊例行事。
不同之處在于,御麥是軍用糧磚的重要原材料,甄珍需得全程把關御麥粉的制作。
采收回來的御麥棒子,必須得先脫粒再曬干,曬干之后挑選品質上佳的磨成細粉。
御麥粉再與其他的食材一起混合,制作成軍用糧磚。
脫粒、曬干、挑選、磨粉,這些工序下來需要很多的人手。
哪怕是五六歲的孩子也能派得上用場,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戰神廟的基層管理人員,有非常豐富的組織經驗,分撥調派好人手,確保每道工序都有足夠多的人手。
一百多畝御麥田大豐收,戰神廟協助定北鎮的男女老少齊出動,掰御麥,運御麥,曬御麥。
虞昭和傅寒洲回西京城之前,同李景沅商量好,御麥豐收相關的工錢,可用現錢也可以用御麥抵。
壯勞力一天的工錢二十文,夠買一斤肥豬肉。
老人孩子視情況而定,半大小子收獲的量抵得上壯勞力,也給二十文錢。
多勞多得,做得多做得好都有獎勵,童叟無欺。
全體鎮民齊齊出動,人多力量大,人多聲雜,那叫一個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