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們也是有工會和律師團隊的,到里邊來吧!”
廠子里的人還真是有備無患。
等被請到一個房間的時候,全部列陣。
然后他們用一貫的口味說道:“任何事情都有個標準,我們是按照當地的標準來的,把污染進行了分流,一部分埋入地下,一部分排放到河里,怎么還有事呢?”
標準這個問題,聽上去就不是特別健康。
他們說已經在標準之內了,根本就沒事,希望我們不要再為難。
這話聽的人就啞口無了似得。
徐詩清帶來的這一邊的人,一時間語塞不知道應該說點什么了。
“你們是在用當地的牛皮,羊皮熬制,制作皮鞋的嗎?”
我突然間想起了顧文博年輕的時候,曾經在這一類的廠子上過班,忍不住的開口詢問了一句。
“不錯,您是明星,應該知道現在的生意不好做。”
廠里的一個經理,是個女的,在開會的現場,一個勁的盯著我看。
聽到問題以后,十分積極的站起來回答。
“能不能把你們的鞋拿出來讓我看看?”
我想起了顧文博當初所說的話,一個鞋的制作,關鍵是看鞋底,講究的是一個經久耐用。
“當然可以了!”
她們很快就派人拿過來了樣品,并說還沒有打廣告...
“啊,都是當地的皮子,質量還是不錯的!”
我看著點了點頭。
在他們摸不清頭腦的時候,卻突然提出了關鍵的問題:“這個鞋底子,要是用橡膠的話,豈不是更好?”
“哎呀,這個問題,我們也知道,可是成本卻太高了。”
他們還真開始忐忑,感覺我像是一個內行人。
“可以讓當地人種植啊!”
我聽到這里,提出了一個建議。
當初的顧文博說過這個問題,說西部的胡楊就很不錯,尤其是那個樹脂來做鞋底子的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