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炸藥小子諾貝爾
關于文學獎這種東西,歷史其實不算太久遠,像世界上。
至于說諾貝爾本人,除了酷愛發明以外,他對文學也有長期的愛好,青年時期寫過一些詩,寫過劇本,晚年則開始創作,但他的很多作品還是被按上了“誹謗滋事、褻瀆神明”等罪名,等他一逝世后便被銷毀。
而盡管在成年之后,由于技術發明與商務發展兩方面的事務極為繁忙,他的業余時間很少,但他對文學的愛好與他對科學的愛好一樣始終如一。可以說,文學與科學是諾貝爾的兩大精神支柱。
那么問題就來了,假如諾貝爾這個炸藥小子如今在圣彼得堡的話,那么他確實有可能看到米哈伊爾發出去的那些作品,然后米哈伊爾應該
怎么越想越感覺事情不對勁了起來
就在米哈伊爾一邊回憶一邊有點難繃的時候,別林斯基也在這時問出了一個似乎很重要的問題:“那么米哈伊爾,你準備為這個文學獎取一個什么樣的名字呢?米哈伊爾文學獎?還是拉斯科爾尼科夫文學獎?聽起來似乎都挺不錯的。”
“我不準備帶上任何人的名字,因為這是屬于我們所有人共同的榮譽。任何人都有可能得到這個榮譽,而與此同時,任何人的生活或許也都將與這個榮譽息息相關。”
從沉思中驚醒過來,看著在場全都看向自己的眾人,米哈伊爾不自覺地就帶了點肢體動作,然后頗為鄭重地說出了這個獎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