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什么名字?”我猜想來找我的人一定是在北京的某個出版圈里的朋友,她應該從這次的會展的名單里找到我的名字,所以知道我這次負責安墨公司的訂貨會。
“她沒說名字,不過留了一張名片。應該是她本人的吧。”他從桌子上拿起一張名片,交給我。
我接過來,送到眼前看看。
顧倩。
名片中央的兩個字,映入我的眼簾。m.biqikμ.nět
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她怎么會進來?如今整個會展中心還未對外開放,都是各家公司在忙碌自己的展臺,顧倩又怎么能進來,還能找到我們公司的展臺位置?
我急忙再看名片上的公司和職位。只見上面清清楚楚的標示著: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市場部總經理助理。
看到這一行字,我心里更是震了一下。
她怎么會搞出版?莫非我太敏感,只是同名同姓?
我想了想,問面前的小伙,“她長什么樣子?”
“1米65的樣子,穿一件白色衣服,挺漂亮的。{第一看書}”他回答我。
他說的太籠統,我也不確定他說的到底是不是我心里想的那個顧倩,不過根據“漂亮”的形容來看,很可能是她。
程璐看我陷入沉思,走過來,問我,“怎么了?誰啊?”“一個朋友。”我把名片收進口袋。走向樓梯,“走吧,我們去看看別人地展臺怎么布置的。”
程璐點點頭。跟著我一起走向樓梯。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和程璐一層一層的轉上去,看地并不是其他展臺的華麗的裝潢和書架的布置,而是通過他們擺出來的圖書,心中盤算各個主要出版社的出版動態,最近的市場風向,以及一些頗受關注的小說的版權歸屬情況,等等。
由于這次書展規模十分宏大,版權交易涉及海外,因而各個出版社和出版公司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力圖爭取到最多地訂單和最廣泛的影響力。
我和程璐看上去只是隨意逛逛,走馬觀花,其實都在估量自己公司在這些同行里的水平,取長補短,不僅拓寬自身的思路,也能找一些新的靈感和新的選題方向。{第一看書}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那套《兒童小百科》是從法國巴亞青年出版社引進的,他們嘗試走兒童圖書的市場,真是很不錯的想法。最近幾家出版社都在做少兒圖書,這一塊肯定是新地挖掘點。我們回去之后。也可以找幾個這樣的選題。我記得我手頭有幾本瑞典的翻譯圖書,是關于卡通版的機械原理解釋的……”
經過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展臺,程璐一邊走向樓梯,一邊對我探討著說道。必須承認,程璐確實是很有想法地女人,她能做到版權部經理地職位。絕不只是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