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遵、汪陵和宇文鈞帶著眾人走進武略學堂。
他們都不約而同地亮出了麒麟腰牌,沖著趙安行禮道:“我等拜見趙公,今后愿唯趙公馬首是瞻!”
鐘玉趕緊數了數道:“不多不少,正好二十七個!安哥哥,看來他們三真把齊王府上所有持麒麟腰牌的人都給帶來投靠你了,厲害啊,嘻嘻嘻!”
“慚愧!”
眉清目秀的魏遵連忙道:“多賴趙公刮了角王,以十萬韃子筑京觀,從而讓他們徹底折服,我們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瞧這話說的,和當初上門挑釁時全然不同。
趙安笑了笑道:“你們不必謙虛!身為楊老將軍的高徒,自有非凡之處。今后你們三人便擔任無咎軍的副統制。”
楊無咎滿臉笑容地捋著胡須道:“你們倒也沒讓為師失望,還不快謝過趙公?”
三人慌忙行禮道:“末將多謝趙公。”
“今后都是自己人,不必這么客氣。”
趙安在他們的介紹下,逐一認識了二十七個人,發現他們皆是各有所長。
有的擅長書畫,有的擅長詩詞,有的擅長兵法,有的擅長農耕,還有擅長舞刀弄槍……
而且全都達到了一定的造詣。
對于他而,這些無疑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中有個長得很儒雅,而且氣息內斂之人讓他印象深刻。
此人名叫盧義,熟讀兵法,善騎射,能用刀,但也勉強自保罷了。
可對排兵布陣卻頗有見地。
趙安麾下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儒將。
他一再打量道:“若是本公給你一個組建兵馬,操練大軍的機會,你可敢要?”
盧義當即抱拳道:“只要趙公信任,末將定全力以赴,不會讓趙公失望。”
“你可知武有幾德?”
“依末將愚見,一以禁亂,二以戢兵,三以定功,四以保大,五以安民,六以和眾,七以豐財!”
武有七德。
這是《左傳》中的說法。
春秋時的古人認為,正義的戰爭應是禁止強暴、消弭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功業、安定百姓、調和大眾、豐富財物。
這部古史中是沒有《左傳》的。
他卻能夠結合自己所學,說得大差不差,足見其功底!
趙安進一步試探道:“若你掌兵,會有其中幾德?”
盧義搖頭道:“末將的武德不在其中。打韃子何須武德?大靖尚在,末將也不好武德。”
“哈哈哈!”
趙安仰天大笑道:“好一個不講武德,你所說甚合我心。那便由你來組建武德軍,定員一萬。你為統制,我再從你們之中擇三人為副統制。本公希望你們以不講武德打韃子,待覆滅強敵,再以武德安邦!”
盧義受寵若驚道:“趙公如此賞識,末將又豈敢不殫精竭慮,傾盡所能相助?實不相瞞,齊王知曉他們三人勸說我們投靠于你,卻沒有橫加阻攔,甚至還有成全之意,這對你恐不利!”
“哦?愿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