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接到信使消息以后,第一時間便召集蔡瑁、蒯良、蒯越、黃祖等眾人商議。
劉表開門見山地說:“如今局勢復雜多變,各位對當下局勢有何看法呀?”
蔡瑁回應道:“主公,依我之見,如今朝局變幻莫測,局勢極為復雜且并不明朗,當前各方勢力爭斗膠著,難以看清未來走向。當下還是謹守荊州門戶為好呀,切不可輕舉妄動,暫且坐看天下局勢逐漸明朗之后再做定奪。”
蒯良和蒯越齊聲說:“蔡兄所甚是有理,目前確實不宜盲目行動,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煩。”
黃祖急切地反駁道:“這怎么行!如今各地叛亂紛起,戰火不斷,各種勢力此起彼伏,然而此時可是一個大好的進取時機,倘若能借此機會將皇帝掌握在手中,那我們便可一夜之間成為天下頂級門閥,這樣的良機豈能輕易錯過呀!”
蔡瑁皺了皺眉,說道:“此事太過冒險,切不可貿然行事,還是穩妥為上。”
黃祖冷哼一聲:“哼,你們就是太過保守了!大好機會都要被你們放走了!”
劉表連忙擺手道:“好了好了,莫要爭吵了,此事重大,還需從長計議,大家都冷靜冷靜再好好想想。”
由于手下的意見不統一,一時間眾人陷入了僵局之中,劉表也沒有做出下一步的動作,對于信使的消息也不進行回復,就權當沒有聽到此事一樣,做好了作壁上觀的準備。
消息最后才傳到益州牧劉焉這里。劉焉可是個文武雙全的能人,自從他出任益州牧以來,便將益州的軍政大權統統牢牢掌握在手中。在他的治下,世家大族也都規規矩矩的,沒有像別的地方那樣囂張到能將州牧架空。可以說劉焉在益州屬于實權派的州牧。然而奈何劉焉年歲漸漸增大,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從前了。劉焉有四個兒子,長子劉范,次子劉誕,三子劉瑁和幼子劉璋。長子劉范頗得劉焉真傳,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劉焉自小就對他比較看重。而次子劉誕則是一個純粹的武夫,在軍事方面還行,但在政務方面簡直一竅不通。三子劉瑁行為荒唐,被益州人所厭煩。四子劉璋作為劉焉最小的兒子,自小嬌生慣養,性格懦弱,沒有主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