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余睹派遣使者求和,原本是病急亂投醫之舉,并未指望齊國皇帝西門慶能夠接受。
畢竟齊軍如今占盡優勢,都快打到金國都城了,又怎會在乎失去穩固根據地的一幫契丹流寇?
不過,齊國皇帝西門慶卻很快做出答復,并讓王進派使者去見耶律余睹,同意與他停戰,接受他的遼國成為大齊國的藩屬國。
當然,齊國志在恢復燕云,長城以南的漢人聚居區是不可能再給耶律余睹。但西門慶將長城以北的奉圣州、豐州草原許給了耶律余睹休養生息,建立他的國度。
西門慶同時讓使者告訴耶律余睹,待到戰事結束,可以考慮將長城以北的云內州和天德軍也交還給耶律余睹。
耶律余睹喜出望外,與齊軍使者歃血為盟,宣誓世代效忠于大齊國皇帝。
同時為了討好西門慶,耶律余睹決定整備軍隊后,就立即派軍配合齊軍作戰,向大定府和臨潢府發起進攻。
對于墻頭草一般的耶律余睹,西門慶并不在乎他的效忠有幾分誠意。
西門慶之所以不對耶律余睹斬盡殺絕,乃是尊重北方的歷史地理現實。
畢竟遼國滅亡后,原遼國上京道、中京道和西京道還有大量的契丹人和奚人。
只要不搞種族滅絕,就總得給契丹人、奚人一些政治地位,承認他們的政治或精神領袖。
這就是金國滅遼后,繼續讓耶律余睹等契丹降將治理契丹各部的原因。
西門慶也需要有契丹貴族替自己治理草原上的契丹各部,將他們化為己用。
如果不用耶律余睹,豈不是讓這些契丹人都去投靠更有雄才大略的耶律大石?
與蠅營狗茍,只圖保全自身的耶律余睹相比,志在恢復遼國往日榮光的耶律大石才是真正有威脅的潛在對手。
留下耶律余睹,就是制造契丹人內部分裂,讓耶律大石永遠無法掌控所有契丹人的力量。δ.Ъiqiku.nēt
西門慶給耶律余睹留下一塊西北方的領地,不就是利用二雄相爭,讓他堵住耶律大石東進之路么?
隨著西門慶一聲令下,齊軍韓世忠、曲端、關勝部停止了對耶律余睹軍的進攻,紛紛向東匯聚到大同府城下,由王進統一指揮,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軍團。
經歷一番苦戰后,完顏設也馬軍只剩下一萬余人,堪堪保住大同府不失。
若非王進軍來得快,完顏設也馬軍必定全軍覆沒。
見到王進軍后,完顏設也馬很知趣地按照約定將大同府移交給了王進,自己領軍在城外扎營修整。
如今名義上齊軍、完顏銀術可軍、完顏希尹軍都是為完顏宗弼復仇而戰,將來戰勝完顏吳乞買父子,能夠登上皇位的只能是阿骨打家族的完顏宗弼。
完顏設也馬也不是蠢人,知道父親死后,自己又損兵折將,實力大損,已經不可能獨立支撐一個派系。如今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擁戴完顏宗弼,隨他一起打回會寧城。
因而,當完顏銀術可軍從代州進軍到大同府境內后,完顏設也馬立即領兵前去與他會和,加入了完顏銀術可的軍團。
完顏昌領軍回到大定府,驚魂未定,王進、杜充和完顏銀術可三個軍團就陸續翻越燕山,直撲他治下的北安州。
叛徒耶律余睹立功心切,也從奉圣州率領兩萬遼軍騎兵東進,目標直指松山州和恩州。
大定府南邊的燕京地區,齊國皇帝西門慶已經領兵前來,分配諸將收取了除燕京城之外的所有城池。齊軍前鋒也向北奪取了古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