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蒼河。
夜色早已降臨,半山腰上,半窯洞半屋子組成的院落里,晚飯還在準備,各個房間里的氣氛,倒已經熱鬧了起來。
從山外回來的主人家,此時正在廚房里給家人添堵——倒也不是第一次了,在這個講究君子遠庖廚的年代,一個已經名震天下的大反賊(反正是做大事的人),偶爾跑到廚房里對飯菜的做法提建議,甚至還要親自動手煎個雞蛋什么的,委實是個讓家人和廚子都感到鬧心的事。
寧毅正在炒雞蛋,外面的院子里,則是嘰嘰喳喳的各種聲音,從山外一路回來,免不了一堆人上門。例如陳凡、杜殺、方書常這些人,都是過來蹭吃蹭喝的。殺周喆之前,竹記主業便是開酒樓的,寧毅對于食物頗為講究——他倒不像蔡京那些大戶,一道菜殺一百只雞,只把舌頭炒一盤,只是對于這個時代普遍低于水準以下的飲食習慣不喜歡而已。
于是寧毅在京城的時候,就搜刮了不少廚子,陳凡等人先前在江南打拼,未與寧毅匯合,沒能享受到這些待遇,一路輾轉之后才發現竟有此等福利。此時雖然進了山,廚子跟過來的不多,多數還得去負責大鍋飯,但寧毅家中總是留下了一位。眼下寧家的這位廚子叫唐樞烈,本職其實是個綠林人,武藝高強,與陳駝子這些人是一道的,只是對于廚藝也頗為精湛,久而久之,就被寧毅嘮叨著當了管家和廚子。
這唐樞烈對于廚藝只是喜歡,覺得是小道。他當初與陳駝子等人一般為寧毅當護院,后來也曾經歷過夏村之戰,習武的閑暇時與竹記大廚討教幾個方子,只做休閑之用,如今真的淪為大廚,平日里便頗有明珠投暗之感。陳駝子等人勸他,這等事情大伙兒接過去,也好方面保護寧先生,私下里的想法就難說得緊了。而此時寧毅竟還跑到他的領地炒雞蛋,作為大廚的他臉色便頗為不爽。
陳凡、杜殺等人便在門口看著,口中挑事:“多放幾個蛋多放幾個蛋,這么多人,就這么一點,怎么夠吃,寧老大,天這么晚了,你就知道添亂。”
“添什么亂,大鍋菜味道就變了,你們這幫家伙不請自來還有意見,不要吃我煮的東西!”
“當然不吃!老唐,幫我炒個一樣的……你看老唐的臉色……”
“唐大哥,唐大哥,我跟你說,你知道的,我陳凡不是挑事的人啊,我不知道你脾氣怎么樣,要是我我絕對忍不了!”δ.Ъiqiku.nēt
“東家……你還是出去……”
“開什么玩笑!老唐,誰是你老大,誰給你吃的,你不要欺軟怕硬知不知道,那個陳凡,你找他出去單挑,我賭你贏!”寧毅揮舞鍋鏟笑著打趣一番,房內房外的人也都笑起來,唐樞烈一臉無奈,陳凡在門口撇嘴冷笑:“我才不跟老唐打。”
正在門外看熱鬧的方書常過來摟住他的肩膀:“什么單挑?什么單挑?我們陳凡什么時候怕過單挑。小凡,我不是挑事的人,我不知道你脾氣怎么樣,要是我我肯定忍不了……”
“忍什么不了,大丈夫能屈能伸,跟老唐單挑我還有飯吃嗎……”
幾個月來大伙兒都在一起相處,此時廚房附近人聲熱鬧,院落里、周圍房間里來來往往的人也不少,有霸刀營的幾名頭目,有蘇文定等幾名蘇家的親族,有祝彪、陳駝子,有過來見寧毅的何志成、劉承宗,也有先前在杭州時的一些弟子,如卓小封這樣的,過來湊熱鬧。蘇檀兒帶著小嬋、娟兒等家中人負責張羅桌椅碗筷,四歲多的寧曦在人群里瞎跑,去廚房里端了一碗水準備拿回來給弟弟喝。
他的弟弟——小嬋的孩子——一歲零四個月大的寧忌正在另一邊的屋檐下慢慢走,口中說著“爹爹!爹爹!”搖搖晃晃的像只企鵝,要摔倒時,在一邊板著臉看著的西瓜才會伸手抓住他,寧忌搖晃著腦袋,看清楚了人,才張開嘴露出口中的乳牙:“嘿嘿,瓜——姨!”
“我叫劉大彪。”西瓜抱起他,一本正經地糾正,“來,叫聲大彪阿姨。”
“西——瓜!”
“我不跟你玩了。”她便將小孩子放回原處,自己坐回屋檐下繼續板著臉,寧忌搖搖晃晃地朝她走過來,繼續張開嘴沒心沒肺地笑。小嬋從不遠處過去,見到西瓜的無奈,也是捂著嘴笑,并不參打算多管。
云竹已經懷孕了,才剛剛開始顯肚子,但穿了厚一點的衣裳,便看不出來。錦兒陪著她在房間里擺放碗筷,她們的圈子,跟陳凡這幫反賊暫時還不怎么搭,但也有自己的事情做。自北上之后,云竹主要是負責整理和管理從京城運出來的一些書籍,她在音樂上的造詣最高,但要說琴棋書畫,幾乎都有涉獵和深入,要說對于一些古書、典籍的正統理解,或許比寧毅還要擅長。
也是因此,來到青木寨,而后來到小蒼河,她所做的事情,除了慢慢為書籍歸檔,每天下午,她也會有半個到一個時辰的時間,教習正統的四書五經。
為了穩定軍心,此時的整個小蒼河隊伍中,會是開得不少的。下層主要是講解武朝的問題,講解此后的局勢,增加緊迫感,上層往往由寧毅主導,給參與行政的人講效率的重要性,講管理的技巧,各種事情安排的技巧,給軍隊的人講解,則多是穩定軍心,分析各種道理,中間也參與了一些類似于傳銷、傳教的煽動人、關懷人的手法,但這些,基本都是基于“用”的中短期教程,類似于現代教管理的短期班、成功人士論壇講座等等。
真正涉及到知識學習,有這方面進階需求的人,就不多了。寧毅在杭州時,跟卓小封等“永樂青年團”“正氣會”的孩子講過一些正規的儒家知識,做了一些啟蒙,也曾用各種比喻,現代的教學方法,令他們能迅速地讀懂一些道理,后來這些人到了苗疆,知識的獲取多從自學,這次北上,有一些孩子表現出了對正統學識,“道理”的興趣,寧毅便將他們發配給云竹,講解一些正規書卷上的話。
云竹在這方面雖然沒有太過開闊性的觀點和視野,但知識的講解極正。在卓小封等人看來,這樣一位柔柔弱弱的師娘,竟能有如此淵博的學識,簡直與大儒無異,心下也就愈發尊重她。在這期間,陸續也有些竹記核心人物的孩子加入其中,隊伍雖算不得大,云竹這邊的生活倒是充實起來。
一幫人說說笑笑,寧毅稍微炒了個菜,也就將灶臺讓開,不去阻了唐樞烈的工作。他與杜殺陳凡等人在一邊的院子說事情,話題自然也離不開這次的汴梁破城,又或是他們出門遇上不少情況,不多時,戴著眼罩,身著戎裝的秦紹謙也來了,男人們到一個房間落座,坐了兩大桌,女人和孩子則過去另一邊房間。西瓜雖然算得上是領頭人之一,但她也陪著蘇檀兒,去另一邊的房間落座了,偶爾逗逗才說話不久的小寧忌,不一會把寧忌逗得哭起來,她又冷著臉抱著不好意思地哄。
落座、寒暄、上菜,當秦紹謙問起這次出山的情況時,寧毅才微微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