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選文or選理,不僅是個question
周五一早,班主任就趁著晨練剛結束來班里發了選科意向表,要同學們在周末回家和家長商量選科并由家長簽字之后,于27日早上統一上交表格。
葉貞拿紙巾擦了擦臉上的薄汗,看著選科意向表,陷入了沉思。
宜城作為新高考改革的城市,高考的科目選擇已經變成了三加一加二的模式,三指的是語數外三門,其中關于外語,學生可選英語或者日語,當然,大部分學生還是以英語為主;一是物理或者歷史二選一;二即是剩下可選的科目中的兩門。
宜城一中作為宜城的重點高中,向來是建議成績位于年級前列的同學的選科偏向理科,最好是兩門理科搭配一門文科,這樣的難度會剛好,也算是文理結合,比較方便學習。三中的老師之前也是和葉貞這么說的。
但是葉貞一直在糾結是兩門文科加一門理科好,還是兩門理科加一門文科好。因為從成績上來看,她的文科是要比理科好的。如果選科偏文科,對于她來說,學習壓力會比較小。
然而,由于新高考的算分機制是按比例賦分,理科從來比文科好賦分、更容易賦到91分以上的高分,只要葉貞在高考的時候不出大亂子,甚至能拿到滿分的賦分。而相對來說,文科的滿分賦分要更困難一些。可偏理科的話,葉貞覺得自己為數不多的頭發要掉得更快了。
這也是她糾結的地方,到底是要學習壓力小還是要成績概率性滿分,這是個問題。
就像莎士比亞說的那句tobe
or
not
to
be,這可不僅是個question(需要解答的問題)了,這簡直是個problem(需要解決的問題)。
葉貞撓撓頭,決定先去打探一下情況。
瞿云光依然表情懶散,他看起來每天都沒睡醒:我啊,我選生物歷史地理啊。
葉貞雖然不太明白他這樣選擇的背后含義,但她大為震驚。
可是學校不是鼓勵偏理科,說是好賦分嗎葉貞覺皺著眉,語氣很是糾結,雖然生物說著是理科,可它確實又跟記記背背有關,說是半個文科也不為過。地理也是一樣,說是有個‘理’,但差不多也是文科了。
瞿云光很坦然地打了個哈欠,撐著腦袋看葉貞,有些好笑:是啊,我知道啊。
葉貞覺得自己現在可能不只有眉頭皺巴巴了,她整張臉應該都皺起來了:那你反其道而行之……為什么啊你以后想做什么啊
葉貞是真的不理解。
她知道瞿云光傳說是歷史地理次次滿分的神奇人物,選這倆確實對于他來說不算如虎添翼的話那也是錦上添花,可他居然搭了一門生物為什么不是化學或者技術,偏偏是生物
在葉貞的印象里,瞿云光的生物沒有他的化學和技術考得好來著。如果選另外兩個,那不是更容易拿高賦分嗎
瞿云光靠著墻認認真真想了一分鐘,決定放棄。
他看葉貞的臉簡直快要陷入空白了,忍了又忍,還是笑了:老實說,我覺得這個事情沒什么好想的。我選生物歷史地理是因為我對它們感興趣,跟我以后是否要從事跟它們相關的學習或者工作是毫無關系的。人嘛,人生就是順其自然而不隨波逐流,不到某一刻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
說著說著他伸出手,在自己的選科意向表上瀟灑地簽了個名字,因為他剛剛忘記了,寫完之后他非常滿意自己的墨寶,對葉貞笑道,我就是到現在,覺得我對生物歷史地理挺喜歡的,那我就選它們了。所以你要問我為什么,那就是我喜歡啦。
葉貞木著臉,面對瞿云光這樣輕松坦然的心態,她不知道該說什么。
可她挺羨慕的。如果她也像瞿云光這樣,學習成績優異關鍵是學習毫不費力每天還去打游戲,她的選科也是想選什么選什么,而不是至今還在生物歷史技術和生物歷史地理之間糾結。
葉貞忽然就想到上上周,她和瞿云光逃課去網吧被抓的事情。雖然當天她的父母沒有來學校,可她周六回家的時候,被她的父親狠狠地說了一頓。
說她不用功、不努力,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心思不在學習上……什么的。
當時葉貞真的很想說,如果她的心思還算不在學習上的話,她到底為什么會年年拿第一她為什么不能像她的堂弟那樣,吃喝玩樂逍遙自在,成績全校中下游都不知道能不能考上普高呢
大概是她一不小心說出了心中所想,葉貞聽到面前一直過于放松的男孩子用平穩卻有力的聲音安慰她:你的父親說得是有些過分了。你已經很棒了,真的。我見過很多努力的人,在一群努力的人里,你拿到現在這樣的成績,是一點兒也不容易的。但是,葉貞抬眼,沒有錯過瞿云光臉上一閃而過的落寞,但是對于我來講,有父母管教也挺不錯的。總比我回家發現房間依然空空蕩蕩的好。講個笑話,我有時候打電話給他們,沒說兩句他們就掛電話了。說是工作忙,忙得很。
忙到錯過兒子的成長,不知不覺間他們的孩子就變成了現在人高馬大的模樣。
葉貞瞅瞅瞿云光。
瞿云光看著葉貞。
此時此刻他們都覺得對方有些可憐,藏在快樂和懶散外表下的,是敏感而不安的心。
今天周五,物理老師應-->>該不會拖堂。我記得他兒子每周五有興趣班來著,瞿云光率先岔開了話題,他怕再這樣對視下去要出大問題,我們晚上去吃你上次帶我去的那家面館吃牛肉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