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給他松綁。”
“餓了吧?”
“來,好酒好肉招呼上!”
“諾!”
淳倫滿臉受寵若驚。
寧闕更是親自為他烤肉倒酒。
嚇得他是連連擺手。
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話說,你們遼國也知道我?”
“嗯,梁大人提到了你。”
“說你的武藝極其精湛。”
“甚至要超過當初的老寧王。”
“你剛繼承王號,很可能也會領兵。”
淳倫吃著馬肉,不敢有所隱瞞。
他口中的梁大人,便是先前出使大奉的梁乙理。他回遼國后對寧闕評價極高,尤其是武藝方面。還說若是在戰場上遇到了,務必要謹慎。如有機會,則可不惜一切代價殺了寧闕,以絕后患!
這也是遼國對他的重視。
畢竟,顧淵可沒這待遇。
甚至是巴不得他領兵。
這也好理解。
敵國肯定是巴不得遇到蠢將。
“你既是親衛,想必知道不少。”
“此次遼國領兵的是誰?”
“便是梁乙理大人。”
寧闕看向身旁的鐵牛。
令他先全都記下。
“我大奉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對待人才,我們從不會吝嗇。”
“我想,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將你知道的都告訴我。”
“我保證不會虧待你!”
淳倫咽下一大口馬肉。
因為有些柴而被噎住。
關鍵時候卻是寧闕遞來烈酒。
“慢點吃,不著急。”
“多謝王爺!”
淳倫長舒口氣,抬手道:“有件事的確是很古怪。前段時間,朔方郡駐扎了批精銳。那些人都很面生,也不與我們交談。大當戶特地交代過我們,讓我們什么都別問,什么都別說。”
聽完翻譯,寧闕就笑了。
很明顯,這些人便是西涼死士。
顧淵火燒傷卒,又凌辱西涼太子妃。
國仇家恨,西涼人豈會罷休?
寧闕看著篝火,仔細思量著。
西涼人現在是不會撕毀盟約的。
此次馳援遼國,也是為針對顧淵。
他們埋伏在朔方郡,就只有一種可能。
等大奉出兵攻城,再誘敵深入。
找到機會,報復顧淵!
只是他該說的都已經說了。
既然都不當回事,也與他無關。
“還有別的嗎?”
“此次是由大王親自坐鎮,調動各部。”淳倫抬起頭來,低聲道:“為此還籌備了數個月的糧草,就存于須卜氏內。只是較為分散,我也只知道幾處地方。”
“好!”
寧闕滿意點頭。
這可是個重要情報。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縱觀各大戰役,常有靠焚燒糧倉,最后反敗為勝的。大奉昔日南征,就因為糧草不濟,最后被迫撤離。
父親收復燕云十六州,直接賭上大奉五年的收入。彼時更是全民皆兵,發年十五以上者協助運糧。凡參與戰事的,不論生死皆賜爵一級。
沒有糧草,一切都是空談。
先祖武帝就因為接連發動戰事,最后背上個窮兵黷武的罵名。他雖然打出了威名,卻也讓國家窮困潦倒,百姓更是食不果腹。
王朝生產力就擺在這。
主要是靠土里刨食兒吃。
都去打仗了,誰來種地?
這時候打仗動輒就是以年算的。
幾十萬將士的吃喝從哪來?
“鐵牛,把他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