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道皆是自發而來的人群。
若非禁軍阻攔,怕是都得沖上來。
他們歡迎著凱旋的將士們。
大奉素來尚武。
最崇尚的就是將士英雄。
“大奉萬年!”
“大奉萬年!”
他們有的捧著撒著花瓣。
有的賣力高呼。
還有的帶著面具,跳著儺戲。
“恭迎寧王凱旋!”
“寧王!”
百姓們也都在歡呼著。
寧闕坐在車內,略顯尷尬。
“這場面也太大了。”
“我其實沒做什么。”
“主要還是馮國公指揮得當。”
奉帝搖了搖頭,淡然道:“這都是朕的安排,你也無需妄自菲薄。此次北伐,你當居首功,你也受得起。你是我大奉的寧王,立下大功就該受此榮光!”
“咳咳,那都聽皇兄的。”寧闕面露難色放下簾布,輕聲道:“打仗,總歸是要死人的。我年幼時,父親每每大勝凱旋,臉上卻總無笑容,現在我才明白緣由。至于馳騁塞外……當時我已攻破龍城,徹底激怒遼國。想的就是該如何能安全撤回雁門,也沒別的心思。”
“嗯。”
奉帝若有所思。
不過并未有太多表態。
他就是冷酷無情的政治機器。
這并非貶義,而是必須如此。
作為皇帝,就要懂得取舍。
沒錯,打仗是有死傷。
可不打仗就沒有嗎?
遼國侵占朔方!
刀尖對準了大奉北疆!
年年趁著秋收入關劫掠!
為抵御遼國,大奉必須得屯兵。
每年軍費支出都是個天文數字。
與其單輸,不如互相傷害!
就算要付出些代價,也得重創遼國。
戰爭是政治上的延續。
光靠嘴談判是沒有用的。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道理只在箭弩射程之內,弱國無外交!
就得打疼他們才知道怕!
“聽說你受了重傷。”
“嗯,當時情況太過危險。”寧闕心有余悸,低聲道:“我其實已經撐不住了,就鋌而走險,全都假扮為俘虜。趁著遼國沒留神,順利穿過須卜氏。遼國很快就察覺不對,并且快速追上。若非馮杰及時趕至,我又嚇跑了梁乙理,必會死傷慘重。”
寧闕可沒夸張。
當時情況是真的兇險。
馮杰壓根就沒有后援。
且距離朔方城要更近一些。
若同時支援,肯定梁乙理要快。
而且他當時已經撐不住了。
完全就是用一口氣強撐著。
當時就是膽小鬼游戲。
誰先慫了誰就得輸!
還好他成功把梁乙理嚇跑。
現在回想起來也是真的兇險。
奉帝則是打量著寧闕。
“小寧,你不必如此。”
“啊?”
“朕不怕你功高震主。”奉帝露出抹和善的笑容,“你說到現在,總是將功勞讓給旁人。可朕知道,接連兩場戰事都是你立下大功。大破龍城,俘獲祭天金人。后又二渡大河,將遼國數萬大軍耍得團團轉。后又一聲怒吼,嚇退數千敵軍。這些,朕都知道!”
“額……”
寧闕尷尬訕笑。
“莫非你聽到了什么傳?”
“沒有沒有。”
奉帝這才一笑,滿意道:“我不信別人,最信任的就是你。就算你立下再多功勞,朕都不會懷疑你。難不成你打贏了,反倒是和我這皇兄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