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
天黑得相當快。
卜算子坐在車內,略顯疲憊。
“師父,受苦了……”
“老夫倒是無所謂。”卜算子睜開眸子,淡淡道:“奉帝是天生霸星,未來注定會是獨夫。此人野心勃勃,立志開疆拓土。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終有一日會遭受反噬。”
“也許吧。”
寧闕看向窗外。
此刻是白茫茫的一片。
街道兩旁滿是積雪。
一片片雪花飄然落下。
“其實,這些我早就知道了。”
“我的父親也是這個想法。”
“只有統一,才能再無戰火。”
“想要統一,就必然有留血。”
“我們這代人會很苦,會有犧牲。可百余年后的子孫后代就能享福,他們會認可我們今日所做的一切,這都是值得的。”
“你看得很長遠。”
卜算子輕輕點頭。
作為神州著名思想家,他不會隨便出辯駁。他有著自己的操守,從來不相信什么大師,只相信真理和事實。遇到理念相悖的人,他不會想著去打壓,而是經過思考辯證,最后求同存異。
所以在昆侖山時就這樣,偶爾會有弟子起身反駁卜算子的想法。只要弟子說得沒問題,那就會讓他們自行討論。
關于寧闕所想,也有其道理。
說白點就是長痛還是短痛的區別。
選擇長痛,就是偏安一隅和平發展。
各國發展到一定程度,便會開戰。
你來我往,死傷不計其數。
幾百年內都別想有真正的和平。
此外每年都得保持武備。
兵器、鎧甲、戰馬、戰車……
關鍵是還需要調動兵力戍守邊疆。
這其實就是個無解的題目。
不論怎么做,都有其道理。
“有你在,我也能放心。”卜算子微笑示意,“這世間不是只有一條路,只要堅守本心走下去便行。”
“會的。”
寧闕堅定點頭。
他拉開簾布,看向旁邊。
前方便是顧家宅邸。
門口停著輛奢華的駟馬大車。
他一看就知道這是田仲勛的馬車。
只能說現在的齊王太飄了。
在長安都不帶遮掩的。
就差把我要造反寫腦門上。
身為藩王,卻和顧家走得這么近。
還沒拜見奉帝,就先去顧家做客。
“是齊王的車駕吧?”
“嗯。”
“他倒是很大膽。”卜算子皺著眉頭,蹙眉道:“若要對高句麗用兵,齊王很可能會成為阻礙。”
“這就是奉帝的用意啊……”
寧闕不由苦笑。
高句麗這窮地方,能拿出手的也就新羅婢了。奉帝要打高句麗,表面是因為他們不服王化,要實現開疆拓土的宏愿。實則就是逼著齊王謀反,再以雷霆之勢將他們鎮壓,從而削藩。
要打高句麗,你齊王得出兵吧?
得操練舟師,建造海船港口吧?
得操練舟師,建造海船港口吧?
此外,大奉軍隊也能理所當然地駐扎在臨淄,畢竟還要積極備戰呢。
這就相當于在齊王頭上懸著劍!
從大義上來說,完全沒問題。
但凡齊王不從,就能直接平叛!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陽謀。
不論齊王如何做,都難改變。
最需提防別的異姓王跟著耍陰招。
……
……
“見過王爺。”
“免。”
田仲勛位居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