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行,將能造福所有人。”
“皇兄,你知道屆時需要多少嗎?”
“不僅大奉,大商等國都需要!”
寧闕也是越說越激動。
人作為萬物之長,很擅長發展。
同時也是征服自然的過程。
就拿羊毛來說,用處極大。
因為剛起步,上下游的產業還未建立起來。可即便如此,也能有效幫助百姓渡過寒冬。
這年頭老百姓都窮。
被子冬衣都能作為傳家寶。
他在涇陽走訪時,看過很多人家。雖然盤了火炕,可很多人還是不舍得燒柴。至于他們的被衾也很單薄,充其量往里面塞些蘆葦柳絮,就是羊毛都少。
等羌羊大規模養殖,每年都能得到羊毛。經過簡單處理后,便可塞進被衾里面,保暖效果能得到顯著提升。后續再逐步發展,做出羊毛衫來。
寧闕指向北方,低聲道:“關鍵是,以后能利用羊毛制衡草原胡戎。我們可以向草原輸入茶葉絲綢陶器,或是各種奢侈品,然后得到大量的羊毛、肉干,獸皮等物。皇兄也可想想,草原胡戎最大的威脅是什么?”
“戰馬!”
“對。”寧闕笑著點頭,“要想實控草原,就得讓胡戎大規模養羊。人都是懂得趨利避害的,在大奉管理下,他們靠著養羊就能過得衣食無憂,自會削減戰馬數量。大奉也能借此得利,讓百姓吃上便宜的羊肉,蓋上羊毛被。”
“有道理。”
奉帝若有所思地點頭。
目前來說是肯定還做不到的。
但只要有時間,就一定可以。
這才是真正的牧民于草原。
讓邊疆迎來長久的和平!
“這其實就是商戰。”寧闕喝了口熱茶,繼續解釋道:“打仗不是只能依靠甲兵,用人命去填。還可通過商術,徹底控制敵國,這就是所謂的貿易戰。通過商術摧毀敵人,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有意思。”
奉帝若有所思。
抬手示意寧闕繼續說下去。
寧闕小時候就有各種奇思妙想。
去了昆侖山后,則更為成熟。
會考慮到很多事。
甚至已經能夠出謀劃策。
為大奉的未來做出規劃。
即便短時間內達不到也沒關系。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實現!
像大奉的宏愿就是統一神州。
從高祖建立大奉起,歷代奉帝都是以此為目標。就算至今已過去數百年,可卻從未改變過。
“越是遠的地方,就越要注意。”寧闕給出了自己的想法,“皇兄也知道,偏遠地區的控制力度往往比較弱,和京師根本無法比,很多時候需要仰仗當地郡守。政令下達也要時間,來回傳遞更為費時。這時候其實就能通過商術,令他們離不開大奉,不知不覺中被大奉徹底掌控。”
這事各大王朝都沒好的辦法解決。
俗話說皇權不下鄉就是這道理。
想要實控邊郡,只能依靠軍隊。
可后續滅了高句麗后呢?
屆時肯定會置郡縣。
那問題就來了,如何治理?
從上至下全都安排奉人?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光一個語不通就很難搞。
郡縣長吏可以由奉人擔任,至于基層的鄉村官吏,還是得由高句麗人負責。短時間內,大奉還是得駐扎軍隊。繼續往后的話,則能通過貿易控制。
當然,這也不是說肯定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