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看到杜荷一臉迷茫的樣子,李承乾笑罵道。
杜荷,這段時間你得多看史書才行。
靠莽撞,可做不了大事。
這貨腦子比較好使,也有幾分計謀,但就是沒把心思用在正途上。
李承乾轉頭看向裴行儉,朝他詢問道。
守約,你可知曉
裴行儉點了點頭,他朗聲說起來:百年前,新羅聯合百濟攻擊高句麗,占領了高句麗的大量領土。
后來新羅和百濟反目,百濟的國土也被新羅占領小半。
因此新羅是高句麗和百濟的宿敵。
他年少時在門下省弘文館就讀,了解的都是最新的史料。
而且弘文館學士趙弘智,還出過高句麗、新羅和百濟關系的題目,讓他們這幫弘文生寫一篇策論。
說的不錯!
李承乾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對杜荷解釋說道。
淵蓋蘇文殺君篡位,高句麗皇族、忠于皇族的大臣以及百姓,都不認可他。
為了轉移民怨,對高句麗動兵就是最好的手段。
如果高句麗能把新羅完全占領,高句麗的官吏和百姓,就會徹底認可淵蓋蘇文!
戰爭的本質,除了掠奪土地和糧食等生存資源外,轉移國內矛盾,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近數十年來,高句麗多次聯合百濟圍攻新羅,雖然奪回一些領土,但還有不少領土被新羅占領。
如果淵蓋蘇文能收復失地,百姓就會把他視為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