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此刻真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前往美國,并成功在美國刷足了聲望值,美國人果然是這個時代價值觀跟她最接近,也最能理解她這個未來人的存在。她無法想象,此時此刻如果沒有美國人的保護,她會變成什么模樣。
是被自己人活活打死?還是被日本人千刀萬剮?
她靜靜站在窗口呆立了半晌,聽著外面陣陣義憤填膺的喧嘩,感覺著自己的心臟開始一點一點地往下沉。她以為自己很平靜,心臟卻在狂跳。她以為自己很生氣,心中卻沒半點憤怒。她以為自己會委屈,卻只是覺得無奈,至深至深的無奈。
那一瞬間,她甚至產生了早知道就不要回來的念頭。她忽然間對自己沒了信心。自己真的可以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嗎?如果是更壞呢?
想到被提前的盧溝橋事變,想到開局不利的上海保衛戰,她重重打了個寒戰,連忙轉身回了自己的房間。
被困在大使館無法出門的這段時間,她依然在繼續撰寫日本之聲的廣播劇。主題一如既往的是普通日本人的悲歡離合,她想要用故事的力量讓日本人產生共鳴,把他們重新由一架架戰爭機器變回到人。然而,在她的自己人眼里,她卻是在通敵叛國。
看著桌上寫了一半的故事,她忽然沒了再寫下去的心情。
如果這是日本人用以破壞日本之聲的策略的話,他們成功了。就算她還能繼續寫廣播劇,知道了她的真實身份后,又有多少日本人還會繼續聽日本之聲的故事?
一個由敵國的文人創辦的電臺,不需要軍方刻意再強調那是敵臺,那些日本士兵也會明白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胡力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沒過多久,便找來一名日本男子,以那些作品原作者的身份公布了那些廣播劇的日文原稿。怒斥日本軍方為了將日本之聲趕盡殺絕,不擇手段。
那名日本男子其實是胡力找來的翻譯,為了不讓日本人看出破綻,他最后還是選擇了把翻譯的任務交給貨真價實的日本人。而這個日本人,恰恰是個實心眼,翻譯的時候,連帶著陸秀原文中的那些修改部分也一同翻譯了。這原稿簡直真的不能再真,就算日方想要挑刺都難。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這名日本男子開始在胡力的指使下上躥下跳為他自己這個原作者的身份正名。單純從賣相上來講,這位先生的確很符合一般日本人心目中的大作家形象,相貌堂堂,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憤世嫉俗的氣息。就算把他的相片跟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之類的大家放在一起,也沒有絲毫違和感。
沒有人會想到,這家伙其實是個欺世盜名的小人。從胡力那里得知,那些作品在日本人中引起了多么巨大的反響后,這個把夏目漱石作為偶像,卻沒有半點寫作才能的家伙毫無懸念地淪陷了。
“你想一輩子默默無聞當個翻譯,還是想成為名垂青史的大作家?”這個問題對某些人來說,甚至都可以讓他們毫不猶豫地出賣靈魂。
消息一出,情況忽然變得搞笑了起來。
原本氣勢洶洶地想要打倒子不語的學生們瞬間啞火了,啞火的同時,竟還感覺有些不甘,這么優秀的故事,為什么卻是日本人寫出來的?
正在為揭露了日本之聲的敵臺本質而沾沾自喜的日本軍方又再度陷入了陰.謀論的漩渦。為了禁絕一個電臺,竟然把己方作家的作品按在別人身上!這個別人不僅是個中國人,還是個女人,這個女人甚至還從來沒有到過日本,這世上簡直沒有比這更可笑的事情了!
工藤優作!日本之聲御用作家工藤優作先生怎么可能是個女人?能夠寫出這樣蕩氣回腸的作品的,怎么可能是個女人?能夠寫出這樣讓男人都為之流淚的故事的,怎么可能是個女人?能夠在里,把普通日本人生活的無奈與艱辛描繪得入木三分的,怎么可能是個女人?
人總是傾向于相信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事情。一時間,日本軍方又一次成了白癡(バカ)的代名詞。而工藤優作先生,則一時風頭無兩。
他的那些廣播劇原作,甚至已經上了日本的讀賣新聞。日本那邊甚至已經有好幾家出版社,過來跟他商討過出版單行本的事宜了。傳說日本那邊甚至已經有人在報紙雜志上悄悄地把他稱為日本派遣軍的心靈導師了……
看到這情景,差點被學生們的□□示威弄哭的陸秀,差一點沒笑成傻子。果然啊,人算不如天算。她做夢也沒想到事情竟會發展到這么有趣的程度。
她當初取工藤優作這個筆名,不過是實在想不出合適的日本名字,無奈之下,才只得借了工藤新一爸爸的名字湊數。做夢也沒想到,工藤優作這個名字,有一天竟真的會成為日本的國民作家。
漫畫里的工藤先生是個推理家。想到后世風靡日本的日本推理,想到現在正活躍在日本文壇上的江戶川亂步和橫溝正史,陸秀眼前一亮,腦海中猛然閃過了一個邪惡的念頭。
如果自己以工藤優作的名義,提前把東野圭吾的作品帶到日本,未來日本的文壇格局,是不是會截然不同?如果自己幾十年后,再猛然告訴所有日本人,你們奉為國寶級作家的那個家伙,其實是個欺世盜名的小人,那將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因為某些政治上的原因,這個時代的日本作家,似乎特別容易受諾貝爾文學獎的親睞,要是不小心讓工藤優作先生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那肯定會更好玩!回美國后,試著向瑞典發展看看,到時在關鍵時刻推他一把!
想到這里,陸秀嘿嘿笑著鋪開稿紙,在上面寫下了二字。
要毀掉一個國家,首先得毀掉他們的民族自尊心。戰后的日本拒絕承認發動戰爭的恥辱,那么,自己就送他們另一樁證據確鑿,連選擇否認都不可能的奇恥大辱!166閱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