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梨亭來找路遙的時候,見路遙的院門和房門都開著,站在院外敲了敲院門,便聽見路遙在屋內道:“門沒關,進來吧。”
殷梨亭進了院子,在路遙居室的門口,看見路遙在屋內,伏在桌上不知在做什么。路遙抬頭見是殷梨亭,便道:“稍等一下,馬上就好。”隨后把剛寫好的信裝進信封,拿起炭筆在信封上寫上“傅秋燃收”四個大字,落款:路遙。
“殷六俠可否請人將這封信送到金陵城外東南五里的秋翎莊,直接交給莊主。”
“當然可以。”殷梨亭接過信,看見信封上的字跡不禁一愣。那字跡極細,不似用墨汁書寫,不禁有些好奇。“路遙,你這字是用什么寫的?”
路遙邊整理東西,邊道:“是炭筆,把炭條磨得細了,外面纏上碎布。”
“哦?這我倒是頭一次見。”
“筆墨紙硯什么的平日里帶著太麻煩,我又四處跑,給人看病寫個藥房什么的,常找不到紙筆,就做了這么個小東西,很是好用。”路遙從她那巨大的包裹中拿出幾樣挖草藥的小巧工具,回身問道:“你可帶了昨日我跟你說的藥簍?”
殷梨亭拎起腳邊的一個竹筐,上面兩條肩帶,正是采藥者平日里背得藥簍。“我從藥房那里拿來的。藥房里的靈虛還問我說昨日那兩只文王一支筆是誰采來的,說是很少見到這么大的,實在難得。”
路遙有點得意的一笑,“那是,姑娘我這幾年,就屬這尋藥采藥的本事最是見長。”說著把裝著幾樣工具的小包背在身上,轉身和殷梨亭一起出了門。兩人昨日原本是打算上后山轉轉尋些草藥,奈何沒走出多遠便下起了雨,于是只得作罷。不過回來的路上被路遙看到了幾只長在暗處的文王一支筆,就順手摘了回來。
兩人沿著紫霄宮后面的山路一路向上。昨夜下過雨,山路有些濕滑,殷梨亭的功夫自然是不把這點山路看在眼里,到是路遙一介女子,這兩天翻山越嶺時的輕車熟路有些讓他吃驚。
“路遙可是從小在山里長大?”殷梨亭問道。
路遙一聽,立時樂了,道:“哪里,我從小在大城鎮長大的,那里連山都很少見。為什么這么問?”
“我見你極是熟悉山中的事情,似乎常年待在山里。”
路遙搖頭:“那是這幾年才學會的,這幾年我四處行醫,常常要翻山越嶺,自然習慣了。”
殷梨亭心中一動,慧暨那時也說她行蹤不定,很是難找,于是問道:“路遙家鄉何處?”
路遙一嘆:“很遠的地方,你不知道的。”
“很遠的地方?”殷梨亭有些奇怪,“多遠?”
“遠到這輩子怕是回不去了吧。”路遙苦笑。
殷梨亭一怔,立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吶吶半晌,方道:“抱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