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走了進去,
“原來是公達啊。”郭嘉主動招呼道,他已經叫荀彧為“兄”,自然不能再稱荀攸為兄,雖然可以各叫各的,但這兩人經常在一起,就不能隨意叫亂了。因此,直呼其表字就行。
“哦,是奉孝啊。家叔還在外面處理公務,今日有些閑暇,他請我來此幫他看看這個案子。”荀攸開門見山的說道。
荀彧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事情,荀彧走的是王道,正道;而詭道,奇道這類的,就是郭嘉和荀攸等人比較擅長的了。
因此,這些陰謀詭計方面的事情,荀彧通常都會找荀攸或者郭嘉來幫忙。
看到荀攸放下記錄案子的卷宗,郭嘉不由開口問起來,
“不知公達有何見解?”
“事情可大可小,但有些地方卻是未能想明白,還請奉孝指點一二。”荀攸開口道。
郭嘉拱了拱手,
“愿聞其詳。”
“首先,奉孝和家叔都有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這個案子背后,有外來軍閥的影子。可是如此?”荀攸問道。
“沒錯。”郭嘉點了點頭。
“那這里就有一個疑惑了,既然外來軍閥們都清楚何進大將軍的打算,那他們又要在大將軍府的人口中得到什么消息呢?”荀攸反問道。
郭嘉一愣,是啊,何進請那些軍閥來,那些軍閥顯然也明白是來干什么的,那么還需要從別人口中得到什么情報呢?
然后,荀攸表情一凝,繼續說道,
“如果前面的這些推論都是真的話,我們姑且不去考慮其中的緣由跟合理性,只來看他們的動機和結果:這些人需要大將軍的情報!他們的目標是大將軍!他們要對大將軍不利!”
一瞬間,郭嘉的眼睛就瞇了起來,
“也就是說,大將軍叫他們來殺宦官,他們卻反過去幫宦官,不,他們想把宦官解決的同時,順便把大將軍也解決掉?!”
如果荀攸的推論是真的話,這背后的外來軍閥最大的可能就是董卓了,畢竟從歷史上來看,何進跟十常侍全部斃命,最終得利最大的就是董卓!
當然也不排除是其他軍閥搞的鬼,只是最后被董卓撿了便宜,因為這里面的隨機性也確實是大了點。
這時候,郭嘉幾乎已經確信了這個推斷,也只有目標同時是宦官和大將軍何進的時候,對方才會那么不著痕跡的把消息透露給張讓。張讓知道消息,這是對大將軍何進不利;而對方又不明說,卻是通過他郭嘉來傳達的,顯然又不可能是宦官一方的人。
所以,他郭嘉這么一個小人物,之所以會被卷入如此驚天大局之中,多半就是因為他參與了這件不起眼的小案子!
荀攸不愧為荀攸,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戰略眼光了吧!
可惜荀攸不是郭嘉,他不知道郭嘉剛剛進宮遭遇的事情,也沒有郭嘉的跨時代眼光,因此,這只能成為荀攸的一個推論,而不能成為定論。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有個問題我就想不明白了,他們如何獲利?”荀攸說道,“就算到時候宦官死了,大將軍也死了,但外來的軍閥又不是一家,他們冒著那么大的風險去對付大將軍,最終卻可能什么都得不到,這不是很奇怪嗎?除非所有的軍閥暗地里都聯合起來了還差不多!”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