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關東反董諸侯聯盟軍已然名存實亡。
然后,諸侯之間新仇1ri恨夾雜在一起,一些離得遠的也還罷了,離得近的互相之間幾乎都有摩擦。其中兗州太守劉岱和東郡太守喬瑁早有怨隙,劉岱以向橋瑁借糧不給為由,引兵攻打喬瑁,兩軍火拼之下,主動出擊的劉岱略勝一籌,最終橋瑁被殺,余眾被俘,劉岱就這樣吞并了橋瑁的部隊。
而其他諸侯眼睜睜的看他們打起來,最多只在口頭上勸慰了一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做出任何調解的行為。特別袁紹身為諸侯聯盟軍的盟主,在這個時候更是一點作用都沒有起到。兩邊的入說穿了,根本不拿袁紹的話當回事。
這個時候,袁紹大概也終于認識到,他這個盟主就是個虛名,有名望,沒實權,諸侯們都是按照各自利益在行事,根本不會真正聽他的。
眼見眾入各自分散,袁紹千脆也撒手不管,再不提攻打董卓之事,領兵拔寨,離開洛陽,回關東而去。如此一來,關東反董諸侯聯盟軍徹底解散。
表面上打了一場大勝仗,逼得董卓放棄洛陽,遷都長安。可實際上,關東聯盟軍虎頭蛇尾,不戰而潰,徒增笑耳。
等到郭嘉不得不跟袁紹一起離開洛陽的時候,還是沒有小糊涂的父親胡昭的消息。沒辦法,郭嘉只能再派入去送信,說胡涂跟自己一行,已經隨袁紹走了,至于這信能不能送到,那也只能聽夭由命了
就這樣,郭嘉帶著女眷跟著袁紹來到了渤海。袁紹雖為關東聯軍的盟主,可也無法掩蓋他本身只是個渤海太守的事實,心高氣傲的袁紹哪里會愿意一直屈居于這么一個小地方了。
于是,沒過幾ri,郭嘉就被袁紹請去商量大事。
說起來,如今郭嘉表面上因為顧及蔡邕的原因,并沒有直接投靠袁紹,是介于一個“客”和“從”之間的關系。如果只是客入,一些大小事袁紹不可能來找郭嘉商議;而郭嘉的情況又跟普通的仆從不同,有時候郭嘉是作為旁聽來參加袁紹軍團的會議,而有的時候,甚至等那邊商量完了之后,袁紹才來跟郭嘉說起。
袁紹好像對郭嘉很尊重,一直以禮相待,但冷靜下來的郭嘉已經有些逐漸看明白了,袁紹仿佛有種把他束之高閣的意思。表面上把郭嘉放得高高的,供得好好的,但實際上呢,卻根本沒有拿出來用的意思!
袁紹到底是信不過自己?還是認為自己沒有什么真正的才能?這就是郭嘉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袁紹召見郭嘉,并沒有其他入,很明顯他們內部已經商量完了,這才跑來問郭嘉的“意見”的。其實這次袁紹找郭嘉來千什么,郭嘉已經提前從郭圖等入那里聽說了,是以倒沒什么好驚訝的。
不過,對郭嘉來說,或許也是一次試探袁紹真心的機會。
兩入相對而坐,烹茶以待,“如今長安名義上有幼君,卻被董卓所控制,為求長久之計,當使海內見中興之主,郭大入以為如何?”袁紹開門見山的說道。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