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兄覺得袁紹此人值不值得追隨?”郭嘉開門見山的問道。
面對郭嘉如此直白的話,就算是荀彧,也不由被驚到了,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郭嘉笑了笑,說道,“文若兄不會覺得我是來試探你的吧?”
荀彧搖頭苦笑一聲,“奉孝,你還是一點沒變啊,就不能先來點鋪墊嗎?換成其他人,估計會被你嚇出病來的。”
“古人有一字千金,我郭嘉,怎么也該一字一兩吧,說多了可是要把我說窮的。”郭嘉玩笑一句,然后正了正臉色,重新問道,“文若兄,你覺得袁紹這人如何?”
荀彧也是認真起來,他相信郭嘉不可能是來幫袁紹試探他的,直接答道,“袁紹喜歡繁文縟節,外寬內忌,多謀少決,嗜好虛名,不像是成大事之人。”
說到這里,荀彧看向郭嘉,“我想奉孝今曰來找我,想必也是有同樣的看法吧。”
郭嘉心中一喜,暗道果然是這樣,連忙也點頭承認下來,“沒錯,我已經是決定要離開袁紹了。不知文若兄可曾有什么打算,兄弟我想借鑒一二。”
荀彧卻是搖頭嘆息一聲,回道,“就是一時還不知道該如何打算啊,要不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止步于此了。”
郭嘉微微一愣,頓時明白過來,荀彧不是沒下決心離開袁紹,而是不知道該去投靠誰!
一點沒錯,無論什么事,工作或者買東西,都是要親自試過才知道好壞。想想歷史上,既然荀彧、郭嘉都認為袁紹不行,為什么一開始還要去跟袁紹?不就是袁紹那時候名氣很大,被人吹得很厲害,而且還一副海納百川,廣納賢才的樣子,所以很多有名的文士都跟風跑去投靠了袁紹。
等到郭嘉和荀彧跑到袁紹手下來一看,這才發現,原來袁紹并沒有外面傳的那么好。所以荀彧已經在心里想離開了,但他卻對其他諸侯更不了解,特別那些人名氣還沒有袁紹大,萬一相比起袁紹來,都遠遠不如呢?
難道荀彧要一個一個的,每個諸侯手下都去混一段時間?那不是白白浪費青春是什么?!當然,跟袁紹相比孰強孰弱是一回事,荀彧更需要的,還是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
荀彧并不是胡昭那樣的隱士,并不是轉了一圈發現沒有人值得自己效忠,所以就隱居一輩子。荀彧想要真正做一些事情,并且荀彧也相信,只要能給他舞臺,讓他發揮,就算那個主公本身不如袁紹,他也能讓那個陣營發展得像模像樣。
所以,袁紹的個人缺點只是一方面,真正讓荀彧離開的原因,還是在袁紹這里,他不得志,不受重用。
“不知奉孝心里可已有了打算?”荀彧反而問道,既然郭嘉已經決定要離開了,那么他心里應該有比袁紹更好的去處。這時候,反倒是荀彧想要借鑒郭嘉的決定了,至少荀彧還是挺相信郭嘉的眼光的。要是郭嘉沒有那個眼光和魄力的話,可能會在這個時間段離開袁紹?而且如果否認了郭嘉的眼光,豈不是也否認了他荀彧自己的眼光!
“我準備去投靠曹艸,文若兄一起去如何?咱們兄弟倆一內一外,一文一武,配合之下,天下什么事做不成啊!”郭嘉拍胸口邀請道。
荀彧聽了一陣好笑,他們兩個文弱書生,一內一外也就罷了,居然還一文一武?誰是文,誰是武?至于郭嘉口中的曹艸,荀彧了解不多,而且最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郭嘉和曹艸關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