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計將安出?”呂布不由問道。
陳宮一笑,呂布這次中了郭嘉的伏擊,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其實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呢。如果換成之前,陳宮提出同樣的建議來,呂布肯定會不屑的回道:“像曹操這種角色,直接就能把他打到屁滾尿流,打到潰不成軍,搞那么多彎彎拐拐的干嘛啊!”
而現在,呂布發現曹操不是那么輕易能夠打敗的對手,于是就很自然的同意使用計謀了。這樣的主公,雖然身上各種問題不少,而且從很多方面來看,都遠遠比不上曹操,但就是這樣的人,才是最適合他陳宮輔佐的人啊!
一個好的君主,并不需要本身多么有才能,只需要像齊桓公那樣,選一個管夷吾出來,予以重任,在背后支持,那就夠了!而現在,陳宮就要當呂布的“管夷吾”!
“濮陽城中,有本地豪門田氏一族,家僮千百,為一郡之巨室。你說如果這樣的人愿意給曹操做內應,曹操能忍住誘惑嗎?”陳宮說道。
很明顯,陳宮的意思是,讓田氏假裝去當曹操的內應,欺騙曹操,引誘曹操入城。如此,只要設下陷阱埋伏,在這濮陽城中,曹操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夠逃出生天的!當初夏侯惇中了呂布的詐降之計,估計也是出于陳宮的手筆。
不過,呂布卻是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道,
“這種粗鄙的計謀,曹操會上當中計嗎?要知道曹操可精明得很,而且如今還有郭嘉在他旁邊。”
這種話從呂布口中說出來或許顯得有些可笑。但不得不說,呂布其實說的還是蠻有道理的。這種在戰場上已經幾乎被人用爛的手段。絕對稱得上是一個粗鄙,這樣的計謀。也能讓人上當?
“粗鄙?或許吧。”陳宮笑了笑,跟呂布講解道,“不過一個好的計謀,可跟粗鄙還有精彩沒有關系。評判一個計謀的好壞,永遠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能不能成功!”
經常有人說,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在很多方面其實都是如此。
好比郭嘉以前的計謀,任何人看了。都覺得稱得上一句精彩,那為什么郭嘉這一次不堅持他自己的風格,一如既往的精彩,而選擇這么一個如此粗鄙的計謀呢?哦不,那已經不能用粗鄙去形容了,那種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來的手段,用“計謀”這個詞,那都是對“計謀”的侮辱!
難道是郭嘉江郎才盡了?不!在陳宮看來,這恰恰證明了郭嘉掌握了計謀的精髓!不能為了巧而去巧。不拘泥于手段,永遠選擇最適合的,最容易成功的計謀,那才是一個厲害的謀士!
郭嘉憑借對呂布的熟悉。看穿了呂布的性格,清楚呂布就算明知道有陰謀也還是會追上去,所以郭嘉才選擇了這么一個粗鄙到不能再粗鄙的計謀。呂布這人就是這樣的直接。要是郭嘉也像以前那樣,搞一些繞幾個彎才能中計的陰謀的話。那呂布一時間可能繞的過來嗎?
如今也是這樣,郭嘉既然能夠憑借對呂布的熟悉而采取特殊計謀。那他陳宮為什么就不能對曹操使用一些特殊計謀呢?要知道陳宮對曹操的熟悉程度,估計不會在其他任何人之下!
“放心,根據我對曹操的了解。就算他自己也明白,這種事有很大的可能會是陰謀,但只要存在一絲真實的可能,那曹操就不會拒絕。而且,以曹操身先士卒的習慣,到時候進城的話,也一定會親自帶兵進城的!而一旦曹操被引誘入城了,我們只需要在四門放火,外設伏兵,屆時,曹操縱使有經天緯地之才,想必也沒有辦法能夠脫身了!”
陳宮自信的說道。
這里不得不佩服一句,陳宮還真是把曹操這個人看穿了呀!或許有人說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但有些時候,曹操卻反而是‘寧教天下人負我,不教我負天下人’!
或許說曹操傻也好,但這同樣也是曹操的魄力。張繡第一次投降,曹操接受了,結果張繡反叛,死了典韋,死了曹昂,死了曹安民。結果后來,張繡再次投降,曹操還是接受了。劉備投降曹操,曹操接受了,后來荊州基本也是直接投降過來的,包括最經典的赤壁之戰黃蓋的投降,周瑜很大程度上,其實利用也還是曹操這樣“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海納百川般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