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也得到細作回報,說李傕跟郭汜最近正在內亂。我只是沒有想到,圣上居然打算趁機逃出長安?!”曹操驚嘆出聲,這也太過于危險了點吧。這個獻帝就不怕一不小心惹怒了李傕郭汜,直接被人給廢了,最終落得個少帝一樣的下場嗎?!要知道如今這個天下,可不是沒有人能夠繼承皇位的呀。
不過,獻帝既然敢冒如此大的險決定從長安逃跑,也可以看出他如今過的生活是如何的“豬狗不如”。
“這封信雖然只是鐘繇個人寫的書信,不過我想這么大的事,鐘繇可不敢造謠。圣上如今肯定都已經下定決心了,而在有心算無心之下,我幾乎可以肯定,圣上一行最終絕對能夠逃出長安。但在逃出長安之后嘛,面對李傕和郭汜的追擊,單靠他們自己,可就不容易應付了。”郭嘉說道。
“所以,我們應當主動去救駕?單是這一點倒是很好辦,也值得去救。不過救駕之后呢?是要趁機迎奉嗎?”曹操不由說道。要知道救人可不代表就一定要迎奉,救人是救人,迎奉是迎奉,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單純跑去救人的話,就足以獲得很大的名聲。但如果要迎奉獻帝,那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
比如河內太守張揚,在獻帝逃出長安,東歸洛陽的途中,就出了不少力,幫了不少忙,但事后張揚根本就沒有任何迎奉的打算,等獻帝到了洛陽,張揚就以自己是外郡太守為由。稱“天子應該是和天下人一起的,現在天子有各位公卿大臣的輔佐。我可以在外捍衛大漢朝,怎么可以留在京都呢?”
于是張楊直接又重新回到了野王。不過。張揚最終也因護駕有功,被拜為了大司馬。可以看出,張揚就單純的只是為救人而去的,等救下獻帝以后,賺取了名聲,賺取了爵位,自己又回去繼續當他的諸侯,不用受制于人,倒是打得一個好算盤。
但這其實也側面反映出張揚沒有遠見。安于現狀,或者沒有什么厲害的謀士。在天下諸侯當中,張揚本身就非常不起眼了,能夠因為地理優勢,搶在所有人之前掌握這么一個難得的機會,卻偏偏輕易的把機會給放棄了!
說真的,曹操至少也算是相對比較大的一個諸侯了,曹操在是否迎奉獻帝的這個問題上是完全值得考慮一下的。但張揚只是一個太守級別的諸侯,按理說根本就不用考慮什么。入朝當大員,固然直接受制于天子,但難道還比不上小小的一方太守了?!這個張揚,簡直就像是當慣了山大王一樣。按理說。這樣的家伙,既然不打算迎奉獻帝,也完全沒有必要去救獻帝了。好比袁紹。一旦決定了不迎奉獻帝,那就一點實際舉動都沒有。根本就沒有派兵去洛陽幫忙。
可張揚呢?幫了卻不迎奉,仿佛就是為了那沒有任何實際利益的虛名而去的。這樣的家伙。顯然是不可能成為人上人的。
不提張揚,回到現場,
“我個人認為,是有必要趁機迎奉圣上的。當初首倡義兵的是我們,聯絡組建反董諸侯聯盟軍的也是我們,如今再把獻帝這張牌握在手中的話,這正道牛耳之位,我們就徹底坐實了!屆時,奉天子以令不臣,無論是招攬人才,還是對其他諸侯的壓制,我們都能占有絕對的先機。這可是能夠一舉超過袁紹的捷徑啊!”郭嘉說道,“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而已。這么大的事,我覺得還是應該找荀彧、程昱他們來詳細討論討論。”
哼,還討論個毛啊,少爺我搶占先機,把該說的都說了,無論是荀彧還是其他人,之后再來說不過都是炒他郭嘉的冷飯而已。很多時候,功勞都是用搶的,這一點早在袁紹那里的時候,郭嘉就已經親身經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