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舉劍式,卻讓崔照人眼界開闊,有種瞬間明悟的感覺。
“去蕪存精,化繁為簡。”崔照人在心間喃喃自語。“第二劍比第一劍繁瑣復雜,所以家人也都以為第三劍會比第二劍更繁瑣復雜。《渡劫劍》劍譜之上也只有這一個舉劍式,家人還只當是一本殘譜,后面的沒有描述清楚-----其實不然。精華就在這舉劍式的‘引而不發’四字之上。”
“傳《渡劫劍》為地藏菩薩所創授予世人的,那么這集大成者的第三劍自然應當包括至高無上的佛門智慧。佛門有拈花一笑的典故,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佛祖釋迦牟尼說法。大梵天王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隆重行禮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覷,唯有摩訶迦葉破顏輕輕一笑。佛祖當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回的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說。我不立文字,以心傳心,于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與迦葉。”
“地藏菩薩自然深諳佛理,將極繁變成極簡,將有跡可循變成無跡可尋。沒有蹤跡便沒有破綻,沒有破綻便無可防范。所以,這個李牧羊說他見過更完美的《渡劫劍》。”
崔照人的內心激蕩不已,他知道自己以前實在是太著相了。越是心急,就越是倒退。第三劍不是練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斬天道,就是說登臨天道,然后再斬去天道。
何為天道?為情#欲,為利益,也為至高修為。
不是獲得,而是舍棄。
非大心胸大智慧者難以抵達。
六根清凈方能成佛,這是最基礎也最簡單地佛理,卻被所有人給忽略了。
“明白了。”崔照人的臉上綻放出釋然的笑意,那種笑意純粹高潔,竟然隱有佛家慈眉善相。“明白了。”
李牧羊一劍揮出。
不見風雷,也沒有氣勢。
甚至沒有劍氣,也沒有任何聲響。
就像是普通人的一劍。
可是,九天之外卻有驚雷響應,轟隆隆地朝著崔照人劈來。
“冥火更佳。”崔照人嘆息著說道。
雖然李牧羊記下了《渡劫劍》的第三劍劍招,卻并不知道劍訣。更重要的是,他催動不出冥火,也施展不出《十萬八荒無意訣》,所以這一劍只見其形,沒有任何的神魄。威能也要大打折扣,十成難出一成。
“謝謝。”崔照人輕聲說道。
白光遮掩天際,閃電比那天上的烈陽還要更加熾烈耀眼。
這一劍之威的光芒竟然將太陽的光芒也給擋下了,只見這白光,卻難以見到那照耀世人的陽光。
天空中出現一道白色的溝渠,那溝渠將天空給分成兩半,也將那白云給分成兩半。
有白云飄蕩過去,在遇到那條溝渠邊沿時竟然難以跨越。
就像是真實存在地一般。
白光未散,崔照人已經消失不見。
李牧羊懸浮空中,靜靜地沉默不語。
-------
“少主-----”大江之上抱著船板求生的一名監察史抬頭看天,當他看到監察司崔照人不見了之后,眼眶泛紅,暴喝一聲。“兄弟們,你們迅速趕回報信,星夜替司主報仇-----”
說話之時,身體已經從江水之中躍起。他站在船板之上,腳尖一點,人便凌空飛躍。
身在半空,長刀出鞘。
鐺-----
他一刀劈向緩緩下落的李牧羊。
砰-----
李牧羊一拳轟出,那監察史的身體在空中爆裂開來。
“清風去替司主報仇,兄弟們速走-----”
又一個監察史跳了起來,然后被李牧羊給一拳秒殺。
“替我照顧家小,莫超去和仇人拼命-----”
------
那些黑衣大漢就像是一具具強壯地傀儡,凌空而起,舉著大刀朝著李牧羊劈去。
同伴地身體在空中爆裂,卻難以阻擋他們復仇的心意。
不死不休!
此役,帝國監察司二十一名監察史全員戰死,包括監察司長史崔照人。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