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從烏克蘭起運的軍火,基本上都要從敖德薩裝船出港,然后運往世界的各個角落,原來大伊萬控制的時候是這么干,現在高揚接手了,當然還是這么干。
當然了,對于高揚來說軍火來源地不止是烏克蘭這一個地方,俄羅斯其實也是個提供軍火的主要源頭,但現在高揚基本上只把烏克蘭的軍火往外運,除非逼不得已,或者烏克蘭的軍火庫里沒有的東西,才會考慮把烏克蘭以外的貨源往外運。
為什么主要運烏克蘭的軍火,肯定也是有道理的,原來,烏克蘭就是大伊萬的軍火庫,所有烏克蘭軍隊能用的武器,還有烏克蘭不再軍方裝備清單上的軍火,就在庫房里放著,大伊萬不能也不需要自己去蓋什么庫房來存放軍火,他只是在需要的時候,從烏克蘭的軍火庫里往外拉就行了。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烏克蘭內戰了,烏克蘭的軍隊自然要武裝起來,原來隨時可以被大伊萬運走的武器,現在被軍隊使用著去打仗了,原來存放在庫房里的武器,被源源不斷的調用到了戰場上消耗掉了。
子彈,炮彈,火箭彈,這些東西就算被烏克蘭軍用再多高揚也不心疼,因為庫存量實在太大了,以烏克蘭內戰的規模和烈度而,除非能持續的打上幾十年,否則肯定用不完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所準備的彈藥。
但是大炮,坦克,裝甲車這些東西,高揚就有些心疼了,就算不是他的也心疼,這些東西都是有數的,而烏克蘭軍隊的后勤現在可是典型的消耗庫存型的,打起仗來,損毀一個少一個,可是得不到補充的。
所以,現在高揚得和烏克蘭政府軍搶時間,搶在烏克蘭軍把屬于大伊萬的軍火用掉之前運出去,這樣的話,他肯定要優先運烏克蘭的軍火而不是存放在俄羅斯的軍火。
而烏克蘭現在承擔著大伊萬整個軍火集團的貨源提供地角色,不管是南美,非洲,亞洲,還是高揚自己扶植的索馬里,這些地方可都是一直保持著穩定供貨的。
大伊萬不出來,烏里楊科和伊凡也不出來,但是這幾個地方的軍火網絡可沒有徹底斷絕,該賣了一樣在賣,就是交易規模沒以前那么大,賣的也主要是步槍和槍彈這類的小件兒而已。
步槍還有子彈手榴彈這些小件兒都好運,比方說要往中東運一批貨,只有幾千枝步槍,幾十萬發子彈,那肯定不需要專門一艘大船來運,只需把這些東西藏在正常貨物里運出去,然后到地方再分裝送到目的地就行。
坦克大炮這些大件就沒那么好運輸了,如果運的東西多了,更得專門弄條船做些偽裝后,把一整船的大件軍火往外運,這時候,就得有人打點一路上需要通過的關卡才行,更費事,成本也更高,所以呢,高揚可以持續不斷的把小件軍火送去索馬里,可是要運大件軍火時,就得攢一批再起運,而且在運力一直很緊張的情況下,一些暫且用不到的東西就會在敖德薩存放起來了,還有就是等待運出的軍火也需要在敖德薩暫存一段時間。
以上種種,導致現在敖德薩成為了大伊萬集團的主要貨物中轉地,所有的貨物都得從這兒裝船出發,當然得有很多人手運營,再有個得力的人手統籌才行。
高揚要見的,就是負責在敖德薩往外運軍火的人,這個人是大伊萬任命的,原來歸安德烈管。
大伊萬不在,安德烈死了,那敖德薩的負責人自然就是歸高揚管,不過高揚只是和這個人通過幾次電話,卻是從來沒見過,但今天他既然來了敖德薩,就要順便見見這個關鍵人物了。
雷布羅夫開車,高揚打電話,雖然在下雨的深夜里把人吵醒再把人叫出來見面不是很禮貌,但這是老板的權力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