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珩記得嵐煙教給的孟府人口關系。
孟老太太一生養育了七個子女。
按序,大兒孟遠川,封衛王,薨于明和十九年冬;二兒孟知河,虎威將軍,追封光武侯,薨于明和五年春;三子孟會海,才升了中書郎。
大女兒孟明月,明和皇后;二女兒孟期月,和親北齊,后殉國;三女兒孟朗月,嫁于成國公家。
最后一個幼子孟明山,太爺的遺腹子,因出生得太晚,老太太年邁也無力養育,故而多是大女兒孟明月親自帶教。
除此之外,孟家自然也有宗親。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昭王妃孟憐敷就并非孟家直親,她并不是皇后娘娘的親侄女。
孟遠川沒有子嗣長大;孟知河也僅有一子一女——大兒子就是孟興,這就顯得孟家老三孟會海兩兒兩女很有福氣。
三四代的關系錯綜復雜,阿珩一時間也認不清楚。老太太叫阿珩在自己房里住著,因不常出去見外客,阿珩就只與內帷幾個姐妹姑嫂比較熟悉。
大姐姐孟憐杍是三叔的長女,已經嫁出去,阿珩總也沒見過,就不提她。
二姐姐孟憐栩,她是孟興的妹妹。從長相上來看,她比孟興要柔和得多。
三姐姐孟憐杉是三叔的次女,平常最是嚴肅,別人也都怕她。阿珩覺得她說話辦事有些像自如。
還有個姐姐秦意悠,和三姐姐是一樣大的歲數。她是從老太太老家接過來的表親,與王妃憐敷是差不多的身份。只可惜她的命運更慘些,父母雙亡。老太太可憐這孩子,就接回府中來養著。
意悠的性子最好。在阿珩看來,意悠明事理、得人心,有著與她這個歲數完全不想符的成熟。意悠也很照顧阿珩,若阿珩在孟府有什么做不周到的地方,都是意悠提點著。
這日,小雨淅淅瀝瀝,清明才過。意悠與阿珩約好,要去尋憐栩一同賞花——只因孟興進宮去探望孟皇后,皇后賞了些少見的花,以賀他回京來。
孟興不會養花,先去給老太太看過。老太太說:“這花兒果然少見,依我看,放在你妹妹屋子里很合適。她即將要議親,也好給她添些喜氣。”所以孟興就轉送了妹妹。
三個姐妹在屋子里圍著看,原來是一種叫做“美人慍”的花。
阿珩聽了這名字,表達了不解。
意悠笑道:“這花兒雖紅,但不是正紅、胭脂,倒是有五分的楊妃、三分的石榴和兩分的鶴頂紅。美人慍,就是說美人氣紅了臉,可不就是這個顏色!”
憐栩笑道:“皇后娘娘也真是,把這樣的花賞給哥哥。要我看,應該給哥哥賞個什么千斤鼎、百斤刀那才適合。”
阿珩想著孟興那大塊頭,不禁嗤笑:“二姐姐,你說得好對!”
意悠笑嘻嘻說:“或許,興哥哥沒把皇后娘娘的話聽全?皇后娘娘是不是要借著這花,提醒孟興哥哥盡快結親吧,不然給他什么不好,給個‘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