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縣丞借著力,才要起來,只看見李卿明那微笑的臉上閃過一絲狡黠。他還沒有反應過來李卿明要干什么,只覺得脖子一涼,上衣已被撕開,右臂處一枚刺青就暴露在人前。
小小的,藍紫色的鳶尾花一樣的刺青。
王昌慌不迭地穿好衣服,問道:“這位上官,你做什么這樣抓著我!”
高瞻上前去一把絞住了王昌的手,使他不能動彈,呵斥道:“你亂叫什么,眼前這位,是三皇子三爺,不是什么官差。”
王昌一愣,反抗的力道小了些。他聽過這位不受寵的三皇子,人前好似皇長子的跟班,實際上大有扮豬吃老虎的態勢。有幾個官場好友,曾提及三皇子讀書過目不忘,做人藏鋒于拙,甚至有些狡詐。后來他們一齊給出的評價是:或許勢弱,絕非善類。
李嘉世看了一眼卿明,指著王昌道:“那是……”
李卿明道:“是的,大哥。那是馬藺花標。”
李嘉世輕抽了一口氣。
當今陛下李籌為天豐皇帝第三子。二子李符曾領兵抗擊齊國,一戰告捷,守住了北邊防線。后來天豐皇帝為褒獎他,就沒有收回他這支軍馬。李符得勝歸來時,正值馬藺花盛放。李符喜歡,此后這支隊伍就以馬藺花為標記。除了那只隊伍,有許多誓死追隨李符的門人,就在身上文上了馬藺花標以示忠誠。
當今陛下李籌登基后,召李符回京,并加封親王銜,分封在西北,馬藺軍也就在那時候被分散收編。西林王消失后,逐漸再無馬藺花標現世。
今日王昌身上這只花標,顯然與從前西林王的花標一模一樣。
“你是西林王的門人?”李嘉世問。
王昌哼了一聲:“是又怎樣呢。一個刺青,這也不能作為我殺人的證據吧?”
李卿明與李嘉世對視一眼——這事不簡單。
三年前,隴右道欽差、戶部尚書蔡晟死于京中。那起案子比這一起更加簡單,兇手作案后剛要潛逃,被迎面趕來的家仆撞了個滿懷。兇手落網后,自述是孟遠川指使,但他手中卻絲毫拿不出證據。后來,此人自盡于獄中,驗尸的時候身上也發現了馬藺花標。
這兩起案子太相似了:都涉及到功高震主的兵馬大元帥孟遠川,以及神秘消失的西林王李符;死者都是在巡查隴右道后被害;兇手身上都有馬藺花標。
唯一不同的是,上個案子的兇手曾在孟遠川麾下侍奉,而眼前王昌卻從與孟遠川并無交集。
“不,一定有交集。”李卿明想,“這兩起案子不會無緣無故這樣相似。他們的手法拙劣,并非精心策劃,兩個人雖然都似乎不愿認罪,但幾乎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以命換命。假如他們是有組織有預謀的,那么兇手的特征應該相似。”
“年逾五十...當過兵...”李卿明想到了什么,對王昌笑道:“一枚刺青當然算不得什么,馬藺花標也并非你獨有。想來你行為這樣冒失,大概是因為兒子吧?”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