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其實您已經洞察到了。”
楚凌不急不躁,神情自若道:“孫兒做什么,在這件事中不重要,重要的是皇考沒有看錯韓青這個人。”
“韓青是一個純粹的人,在孫兒的眼里,他是純粹的武勛,在他的心里,對社稷是看重的,也就是世人常的忠臣。”
“這點哀家不否認。”
孫黎點頭道:“哀家正是看重他這個忠,當初才會選他去領軍平叛,不然,他斷統領不了如此多軍隊。”
“在大虞不缺的是忠,但最缺的也是忠。”
“尤其是像韓青這種純粹的,他在做任何事情前,從不會考慮別的,他考慮的就一點,大虞社稷怎樣。”
是啊。
楚凌有些感慨。
自家祖母對韓青的評價,他是很認可的。
想看清一個人,靠的不是嘴,而是行動!
正如宣宗純皇帝駕崩之際,虞宮出現那種變數,如果不是韓青的話,在家休養的宗川、昌黎恐就進不了宮。
這二位要沒有進宮,大虞會有怎樣的走勢,楚凌猜不到,但他卻篤定一點,只怕他就不可能被選為嗣皇帝。
恰是這樣,楚凌對韓青這個人,一直是很好奇,也很關注的。
別看楚凌在過去三載,一直都待在上林苑,可在動蕩之下,在韓青領軍鎮壓逆藩叛亂,涉及韓青的種種,楚凌都能知曉。
想做好皇帝這一職業,必須要懂得藏好內心所想所念,叫底下的人,根本就猜不透你究竟在想什么。
如果想干什么,想說什么,都毫無意外的叫底下的人揣摩到,那這皇帝就絕不可能做好。
楚凌當然不會講,通過韓青這個人,甚至北虜南詔進犯之際,在各地發生種種下,他固然通過夏望、趙彥、蕭靖等各方掌握的,以獲悉各處前線及地方的情報,但也是通過這件事,楚凌也在看他們是怎樣的人。
楚凌若真對他們毫無保留的信任,就不會在過去三載,暗中扶持四閣,命梅花內衛趁勢擴張,以充實自己的情報渠道。
“大虞能多些這種人,今后就一定不會衰敗。”
楚凌感慨之余,看著盯著自己的孫黎,眼神堅毅道:“持續三載的動蕩,大虞是沒有丟掉一寸疆土,更沒有墮了大虞國威,使得大虞重回安定,但孫兒卻知,這只不過是水面上的平靜罷了,藏在水下的暗涌在橫流。”
“你能這樣想,哀家很欣慰。”
聽出來這樣講,孫黎開口道,隨即卻輕嘆一聲,對楚凌道:“哀家累了,凌兒回大興殿吧。”
“孫兒告退。”
楚凌撩袍起身,朝孫黎作揖拜道。
罷,楚凌轉身離去。
坐著的孫黎,看著楚凌的背影,她的眸中露出復雜之色,她如何能不知道,她這個孫兒究竟想干什么。
只是這樣真的能成嗎?
孫黎的心底是有顧慮的。
畢竟她給楚凌鋪設的路,眼下還沒有完全鋪好,有幾件至關重要的事,還沒有真正促成,可在這等態勢下,楚凌就開始謀勢了,她怎樣想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人怎樣想,孫黎根本就不用多想別的,因為韓青這一件事,就已經讓一些人坐不住了,畢竟此事牽扯的層次太多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