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追封安、護、鎮、江、勛、保幾位老國公,叫他們陪葬長陵,配享太祖廟廷,這的確是讓一批勛貴的心安了,對中樞,對陛下沒有任何別的想法,但這終究是太少了,誰都無法確保這期間是否會出別的變故。’
‘可忠烈碑、忠烈廟的出現,則補齊了其中可能出現的短板,只要是心屬大虞,心忠社稷之輩,他們勢必會感恩戴德的,畢竟讓世人敬仰,享永世香火供奉,這在過去是萬不敢想的事情啊。’
此次在太極殿召開的大朝,其實有很多人像劉諶一樣,究竟有哪些事會在此敲定,畢竟今下的大虞中樞,跟過去不一樣了。
太皇太后孫黎薨逝了。
皇太后徐貞被廢了。
僅是這樣,當今天子就沒有任何掣肘了,這跟天子剛御極登基之初,是完全不一樣的存在。
但也恰恰是這樣,很多人心里是犯嘀咕的,畢竟在過去三個月間,一批文武被特擢進中樞為官,甚至連地都有一批文武調動,誰都不知大權獨攬,大義傍身的天子,今后究竟會干什么,想做什么。
處在時下的境遇,其實明眼人都能瞧出些門道。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太皇太后就開始為天子謀勢了,而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天子大婚,掄才取士,那都是有利于天子的,而這些事的促成,已在無形中為天子爭取了最大優勢,當皇太后徐貞這座大山被扳倒時,天子就是毫無爭議的天下至尊!
正統的含金量,在不斷地向上攀升。
大虞在先前因為突發的狀況,走了一段歧途,可現在呢,這段歧途又扳回來了,一切沿著太祖、太宗兩朝的軌跡在前行。
至于說皇權與臣權之爭,中樞的博弈與斗爭,地方的博弈與斗爭,那在太祖、太宗兩朝都是存在的。
這不是孫黎要考慮的,需要考慮這些的,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大虞正統帝要直面,要解決的。
“朕覺得這不夠。”
而在此等態勢下,楚凌的聲音響起,“中樞要加大恩養遺孤,照顧致殘將士的力度,大虞能有今日,是無數大虞健兒流血戰死換來的,大虞上下不能遺忘這些,朕這位大虞皇帝更不能遺忘!”
“朕決意在中樞特設大虞皇家軍院,以叫戰死英烈之遺孤,為朝致殘將士之子弟,擇優招錄進該院培養,讓他們沿著祖輩、父輩的足跡,去彰顯我大虞健兒之雄威!!”
“陛下英明!!”
楚徽立時跪倒在地上,朝御前大聲喊道。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繼楚徽之后,韓青、孫斌、張恢、孫河等一眾勛貴武臣,不分先后的走出朝班,畢恭畢敬的朝御前跪拜行禮。
這件事要真能做成了,那對底層將士而,何嘗不是一種出路啊,即便是他們真的戰死沙場了,可他們的子弟,卻多了一條通天大道!!
在軍中待的時間久了,多數人是怎樣想的,他們這些人如何會不清楚啊,如果真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堅信絕大多數的群體,是愿意拿自己的命,來為自家子嗣博一份前程的。
而楚凌想要的就是這個大多數,想要坐穩這尊龍椅,楚凌就必須將軍權緊抓在手,單單是抓軍權還不夠,他還要聚攏軍中力量,不管是勛貴,亦或是將校,再或是將士,他要拉攏一大批才行,這樣就算期間有反對的,有質疑的,楚凌也能從容不迫的直面與解決。
統御與治理天下的前提,要有一個相對安穩的秩序,如果背離了這一宗旨,那么楚凌做的事越多,風波與隱患就越大……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