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夠狠的啊。
欒進忠他們聽到這話,不少在心里暗暗驚呼。
可這話,自家大將軍既能講出,那就定能辦到。
不是說孫斌、張恢他們率軍北伐,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他們的威名起來了,別人就降下來了。
自平叛結束后,韓青是在中樞待著,只管著北軍,但其名,其威,在北軍,在中樞,在京畿,那依舊是有的。
“當然,本公也不是不近人情之輩。”
看出眾將的變化,韓青開口道:“涉及到家中急事,如喪事,只要按規矩,逐級上報,本公是會酌情開條子。”
“對你們講這話,是叫你們明白一點,別覺得憑功晉升了,就高人一等了,軍職是榮耀不假,但更是職責,不跟底下的弟兄心貼心,你們在這個位置上就待不長。”
“在此期間,北軍衙署會派遣一支隊伍,入駐到各處去,這既是為確保軍規軍紀,又是對你們的一面鏡子,一句話,出任何岔子,軍規軍紀不是擺設,都清楚沒有?!”
“清楚!!”
眾將沉聲喝道。
“大點聲,本公沒有聽到!!”
韓青拍案起身,眼神凌厲道。
“清楚!!”
眾將瞪眼喝道。
軍心可用。
看到眼前眾將如此,韓青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北軍的精氣神如何,這些統兵將校是第一要位,要是他們都表現不好,那底下的人又如何好?
北軍這次調改如此大,都不用管外界怎樣,內部必然會有想法與議論的,畢竟這件事在此前從未有過,這也就是大虞在北伐取得大勝,針對此勝天子進行了厚賞,不然的話,單單是這些,都足以叫軍心渙散掉。
軍心一旦渙散,士氣必有起伏。
對久經沙場的悍將而,出現上述這種狀況,如果敢有絲毫紕漏,勢必會引起騷亂,處置不及時,是會導致營嘯與嘩變的。
虞都出現大規模營嘯或嘩變,哪怕是最后鎮壓下來了,這對大虞社稷的元氣傷害,是難以估量的。
……
與此同時,在南軍衙署。
“事就是這樣的事兒。”
張恢坐于帥椅上,掃視堂內眾將,語氣淡然道:“改制會持續較長時間,但對外的仗,說打就可能打起來。”
“就似正統五年的那場北伐。”
“你們之中,有不少是參與過北伐的,當初南軍抽調精銳,組成先驅是為平定內叛的,可最后去的是什么地方?”
講到這里時,張恢停了下來。
那雙眼睛似在尋求答案。
“北疆!!!”
而在這等態勢下,腰板挺直的李斌,沉聲喝道。
“沒錯,就是北疆!!”
不等眼前眾將去看李斌,張恢伸手道:“所以仗到底何時打起,是誰都說不準的,本公已過來者的角度,告訴你們。”
“改制改的越早,越好,則占據的優勢就越大。”
“事實上南北兩軍,已經落羽林軍、上林軍很多了,他們跟南北兩軍不一樣,當然本公講這些,不是要挑起什么,職責不同。”
“陛下推動改制為了什么?就是給我南軍,還有北軍減負,以便于今后對外有仗時,不會落下南軍,北軍。”
“爵位,軍職,金銀,土地……這些陛下可未曾吝嗇過,所以機會既然給了,能不能把握住就看我們自己了。”
講到這里,張恢伸手指著自己,緩緩站起身來。
“南軍的軍規軍紀,本公就不強調了。”
張恢繼續道:“出現問題,本公就找你們,你們麾下出了問題,你們去找對應的人。”
“要是說這樣的話,到最后,還導致軍中出現任何狀況,那本公會向陛下上疏請辭,與此同時,請陛下收回所賜纛旗旌旗,因為那樣的南軍,不配擁有陛下御賜的此等殊榮!!”
“南軍配!!!”
“南軍配!!”
張恢話音剛落,一道接一道怒吼響起。
特別是昌封、李斌、徐彬、上官秀、韓城這幫勛貴子弟,一個個表現的比誰都要激動與亢奮。
這是體現他們價值的根,他們要是不配的話,那他們豈不是成了最大的笑話了?
張恢露出一抹淡笑。
但很快就恢復過來。
“別靠嘴講,給本公拿出行動來!!”
“都歸營吧!!”
講到這里,也不管堂內眾將怎樣想,張恢轉身就朝后堂走去,看著自家大將軍離去的背影,堂內眾將無不是緊攥雙拳。
他們的眼神,已表明他們的內心。
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做著相同的事,但所想,所做是不一樣的,適合韓青的方式,不一定適合張恢,相反也是一樣,可不管是哪種方式,只要能確保在今下氛圍,使改制能順利推動下去,那就是好的方式。
別管黑貓白貓,只要逮住老鼠就是好貓。
韓青、張恢他們用各自的行動,來無聲的反饋天子對他們的信賴與倚重,以確保所轄南北軍,在此期間不會出現任何狀況!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