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春一馬當先,也不知是不是在倭國殺出了信心,他的武藝竟是更上一層樓。
長刀揮舞得密不透風,胯下戰馬嘶鳴著狂奔,叛軍中竟沒有他的一合之將!
王三春所率領的親兵更是如同尖刀一般,狠狠刺入潰逃的敵群之中,將一眾潰兵砍殺得鬼哭狼嚎。
戰斗,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
夕陽如血,映照著這片更加血腥的戰場。
翟燕的十萬大軍,短短幾個時辰內便土崩瓦解,只剩下漫山遍野的潰兵,和無數倒斃的尸體。
十萬大軍丟盔棄甲,翟燕本人也是狼狽逃竄,王三春和李勒石在后方窮追不舍。
兩員上將皆是百人敵,即便在奉軍已經半火器化的情況下,也沒有疏忽了武藝。
到最后,是翟燕身旁兩位親信將領留下拼死掩護,才勉強逃出生天。
而此時,其麾下十萬大軍早已支離破碎,那些被抓來的壯丁自不可能拼死,就連從南軍帶來的精銳都折損了大半。
最終,翟燕只聚攏到了三千殘部,狼狽不堪地去投鄭茂了。
王三春和李勒石追了一段距離,便率兵回去和薛鎮匯合,然后樂滋滋地去給李徹寫戰報表功去了。
。。。。。。
看到這里,戰報也就看完了。
李徹咧嘴笑了笑,將手中戰報遞給身旁的秋白:“讓大家都看一看。”
秋白將戰報傳遞下去,眾人紛紛傳閱起來。
李徹則繼續開口說道:“叛軍還是不明白情報的重要性,我們被小瞧了啊。,王三春這廝看著像個只會掄刀子的莽夫,關鍵時候卻是能沉得住氣的。”
“那翟燕想激怒他,卻被打了一場漂亮的防守反擊,老王沒給朕丟人。”
越云快速掃過軍報,冷硬的臉上也露出贊許之色:“翟燕輕敵冒進,王將軍以靜制動,避其鋒芒,耗其銳氣,待其自潰而擊之,確是老成持重之策。”
杜輔機和淮安郡王看完,更是心中震撼不已。
他們雖知奉軍能戰,卻沒想到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竟能打出如此酣暢淋漓的大勝,幾乎全殲了翟燕所部。
這讓他們對李徹麾下這些將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在心中冷笑翟燕的短視。
盛名之下無虛士,陛下將幾萬大軍都交給了他,怎么可能是個莽夫?
“王將軍雖暫挫敵軍,然鄭茂部七萬大軍仍扼守濟水南岸,實力未損。”
“偽朝后續還會源源不斷地派兵前來,兗州戰事并未結束。”李徹站起身,走到眾人身前,“我們不能讓王三春、陳平之他們孤軍奮戰。”
“傳朕旨意:各部加快動作,十日之內,必須穩定長安局勢。”
“隨后,大軍開拔,東出潼關,與左、右兩軍前后夾擊,徹底掃平兗州之敵,直逼帝都!”
眾人齊聲應命:“臣等遵旨!”
接下來的十天,李徹以鐵腕手段,對長安城進行了一場徹底的整頓。
這第一刀,便是揮向世家!
昔日繁華的朱雀大街口,臨時搭建起了行刑臺。
以韋弘為首的數十名韋、王、崔、柳等世家核心成員,被五花大綁跪于臺上。
半個城的百姓被召集而來,觀看處刑。
公審大會,奉國的老傳統了。
至于世家門的罪證,根本無需費心去找,其仆從、家臣為了活命主動交代了一籮筐。
一名嗓門洪亮的官員,當眾宣讀他們的累累罪狀:
勾結偽帝、把持地方、欺壓百姓、侵吞田產、私設刑堂、甚至還有無數條隱秘的人命官司......
每念一條,臺下圍觀的百姓人群中便發出一陣驚呼。
百姓們生活貧苦,但卻大多不知自己貧苦的生活是誰造成的。
大部分世家壓榨百姓時,還是相當隱蔽的,甚至在表面上表現出慷慨愛民的假象。
而李徹所做的事情,就是將他們所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展現在百姓面前。
這些罪狀并非虛構,全部是守夜人核查后的結果,甚至涉事的苦主大部分就在人群之中。
當百姓們的激憤之情到達頂峰時,李徹下達了斬立決的命令。
鬼頭刀寒光閃過,血濺刑場!
高高在上的世家家主,成了過年時的家豬,被一批批地砍掉了腦袋。
短暫的寂靜之后,圍觀百姓爆發出歡呼聲。
在積怨得舒的同時,也在心頭生起了對新朝雷霆手段的敬畏。
李徹用這種最直接的方式,宣告了舊時代的終結。
而從這一刻開始,長安城要按照他的規矩來。
當然,殺人只能立威,不能維持長久的統治。
在解決了世家之后,李徹便下令打開被查抄的世家糧倉以及部分官倉。
同時設立粥-->>棚,按戶發放糧米,優先供給城中貧困人家,以及在此番戰亂中受損的百姓。
長安內亂有一段時間了,之前的府尹完全不作為,已經被李徹剝奪了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