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爺,別看我們鎮子不大,但在大清那會,因為貢酒的緣故也是出了名的大鎮,那座教堂也是那時候一個洋人來修建的,只是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洋人就失蹤了,教堂也就荒廢了!”小二解釋道。
聽了小二的解釋,郝帥這時也想起了,十九世紀末,在大清‘英明’的領導下,先后同英法美俄等列強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這些條約除了割地賠款等內容外,還有一個條約,就是允許外國傳教士在華夏境內傳教。
酒泉鎮位于華夏東部,有傳教士前來建設教堂也實屬正常的了。
“那現在為什么重開了難道又有洋傳教士來了”郝帥問道。
“可不是嘛!昨天就聽說有傳教士到鎮上了,沒想到今天就開張了。”
“原來如此。”打發走小二后,郝帥看向白柔柔,問道:“要不吃完飯我們也去湊湊熱鬧”
“好啊!我還沒見過洋傳教士是怎么傳教的呢是不是和我們道門一樣,或者和佛門一樣。”白柔柔也是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
……
飯后,郝帥和白柔柔跟著人群,來到了教堂外面。
此時這里外圍已經站滿了人,怕是整個酒泉鎮半數以上的人都跑來看熱鬧了。
在教堂的前面,還有幾個傳教士手里高舉著橫幅標語,上面寫著--信天主,得永生。
“這是”這時,郝帥看著眼前的教堂,面露疑惑色。
不是說教堂建的多么高大上,教堂從外表上看,和大多數教堂一樣,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教堂。
但是從玄學風水角度來講,這教堂的位置竟然位于整個酒泉鎮陰邪之氣最重的三煞位。
真不知道當年建教堂的洋鬼子是真不懂呢,還是被人給坑了,竟然選了這種地方。
“我今天奉萬能的主再次來到這里,帶領你們脫離罪惡,這個世界太恐怖了,朋友不相信朋友,親戚不相信親戚,人不相信人,所以你們要相信我,因我是天父之子,只要相信我,你們也將會成為天父的兒女!”
“萬能的主啊,沒有你仁慈的幫助,我們便一無所有,求你接納我們……”
教堂前,一個黃皮膚的神父見人來的差不多了,便登上高臺演講了起來。
聽周圍的居民說,這個神父姓吳,是地地道道的洋人。
嗯
從小在國外長大的黃皮白心的洋人!
可以看出吳神父對于教義還是很精通的,可惜對于大多數底層居民來說,他們根本不在乎傳教士說的是什么。
關于在華夏大地上傳教這種事情,別說是現在這種兵荒馬亂、大多數人都吃不飽飯的時代了,哪怕是到二十一世紀,據調查,那時的教徒就也不過兩三千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7—29。
這比例和西方國家動則百分之八九十的比例比起來,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其實,不論是何種宗教,在華夏大地上都是很難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