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哪是心黑,那是心太黑。
“多少錢?”宋福生皺眉。
在平時,糙米五文錢一斤,那就屬于糧價已經賣的有些貴的了。
當時一兩銀子能買二百多斤糙米,夠他們二百多口人吃不飽餓不死能吃兩天。
一兩銀子,吃兩天啊。
粗糧也就是四文錢上下那樣。
一兩銀錢能買二百五十斤左右,也就是說,一兩銀子最多夠他們這伙人吃兩三天粗糧。
平均兩天,就是一兩銀錢的花銷,不算油鹽醬醋,不算菜。
可是你看他們這伙人,要想掙一兩銀有多難?他們還屬于用咱老百姓話講,掙的是竅錢那種,掙得都是富人的錢。種菜做蛋糕利潤很高。
這也是農民只要有地,外面甭管有多大買賣,到了耕地時會回老家,再忙再累也會自個種地的原因。
就以前那種價格,宋福生他們這伙人,這么折騰的掙錢,就沒閑著,都有些吃不消。
更不用說眼下。
你聽聽這人說的,咋不把他心黑死。
吃糙米粗糧,吃那么次,小孩往下咽都拉嗓子,又不是細米細面,可價格卻要按照細米精糧收錢。
糙米,要賣他們這伙人九文錢一斤,按一人一斤算,往后一天,一天,就得花一兩銀子吃糙米。
童謠鎮那位老鴇子,那么好的大米,一個粒是一個粒的,打開袋子帶著米香,才賣他們這個價。
粗糧,七文錢一斤。
跟來的鐵頭和大郎他們,也都半張著嘴,吃驚于咋好意思說的價呢。
可開糧鋪子的這位上門女婿,卻笑呵呵道:“這也就是隋哥領你們來,知根知底我敢賣。換你們自個找來,別說九文七文了,十文我也不賣呀。”
老隋說:“你給便宜便宜,這是我拜把子哥們。這也太貴了,你那糙米都糙成啥樣啦,糙的都快沒米了。”
上門女婿看起來是在和老隋說話,其實是念給宋福生他們聽:
“隋哥,不貴啦,你在我這買細米花多少銀錢,你沒告訴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