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他沒和任何人講過,只心里惦記著掙到錢就走,葬完二孬再回來。
宋福壽燒紙沒先對他媳婦說點啥,先想著他兄弟。
或許,在宋福壽心里,他自己親哥和堂兄弟等等,通通都抵不上二孬。
人家馬老太念叨的就很吉利了,那種精氣神都不一樣:
“老頭子,你在地底下接著保佑俺們。
我啊,現在知足,過上了以前不敢想的日子。
我出去,都得高看我一眼。真的,這話我當誰的面前都敢大聲說,家里有匾。
啊,就是沒墳,給你燒紙別挑理就中。
這地方挺好的,說是今年旱,可我也沒覺出多旱。”
這話題勾的大伙,立馬紛紛對火堆道:
“是,他們這里的旱,和咱們那里正常天一樣,咱們那里一說旱,才叫真旱。”
“今年收成,這村里人說不好,但我覺得還行啊。”
“恩,正經行,夠吃。今年這是用地種辣椒來著,要不更能夠嚼用。”
“不夠也不怕,就買唄,家里有錢。”
阿爺嘖一聲,“誰?誰說的這話?燒紙哪,別吹牛,”死人也糊弄呢。
再說擱哪呢錢,有也不給你們。
轉頭,阿爺已經顧不上悲傷,對著火光就急忙補了句:
“還是要多多保佑的,讓俺們再多掙些錢,娃子們要念書哪。往后一個趕考的就會有不少花銷,家里有好幾十個吱哇亂叫的等著呢。”
大年三十。
宋福生偷摸看了眼手表,上午十點半才趕車往家回。
就這,還是魏大人照顧,知道家是外地的,讓早上去點個卯,倉場衙的這幾位官員碰個頭,把伙食尾子結算一下,分個年終獎再走。
就可想而知,宋福生進村時得幾點了。
一進院子,宋福生身邊就圍上了人,“快,換衣裳,等你祭祖。”
馬老太她們將香爐點上,婦女們端著棗花膜、魚,各種菜往桌上端,就等宋福生回來祭祖完開飯。
全家男女老少跪地,上香,這回還多了塊匾需要供。
宋福生問:“給小子們送餃子了嘛?”
“送了,特意先包的,也才回來,富貴趕車去的。”
在童謠鎮當值的那幾名小子過年不在家,站崗。
新人嘛,第一年必須要值班。
水田都在奉天城造槍頭呢,大郎他們是借了三叔光才得以回家。
吃飯時,宋福生聽說王忠玉和宋富貴要當爹啦?
“行啊,你小子,看來傷的還是不重。”
宋富貴喝的臉通紅。
他們又偷摸喝酒啦,現在咱這伙人,膽子大的不行。
反正也是,孩子都整出來了,還差喝酒嗎?
“不是,福生,你得讓阿爺給我買藥吃啊,他說太貴不給我買了,我這嘴里一說話還有血絲呢。我主要是?嘿嘿,準。”
宋富貴說完,這桌男人家就哈哈大笑。
李秀就是在這時候扭身跑出去吐了。
八位老太太:“……”
很側目啊,恩?誰的呀?
“大娘嬸子們,咋能開口就問誰的呢,”這也太傷自尊了,連句怎么了都不問,就可見我甭管怎么做在你們心里也不正經。
李秀捂著胃:“我能懷嗎?我是昨兒頭就迷糊。”胃腸感冒。
馬老太:我以為連你也懷上了,那也太氣人了。
葛二妞:哎呦?對了,她能懷,年紀輕。
葛二妞回頭瞅了眼自己二兒子,又瞅了瞅李秀的兒子。
悄摸與馬老太講:“弟妹,你說實話,你覺得李秀這人咋樣?”
馬老太忙著在啃雞翅膀,過年啃這個寓意好,能飛:“啥咋樣?”
葛二妞怕別人聽見瞎說,只含糊了句:“俺家福壽?”
“啊,那你別惦記了,我覺得她不能同意,沒那個心。”
“是啊,真犯愁,我也覺得他不能同意。”
不找大姑娘找李秀?怪舍不得自己兒的,確實配李秀白瞎了。
不過,那李秀很能吃苦掙錢,大姑娘不能掙,還得給過門錢。
與此同時,大年三十這天,陸畔的祖母和母親仍在路上。
外面下著大雪。
車輪子攆著雪咯吱咯吱的響。
已經風雪無阻走了好些天了。
都以為老夫人如此顛簸會身體不舒服,但實際上老夫人卻越走越精神,多趕路,就能早些見到孫兒。
就在這時,秦嬤嬤示意車隊先停下,向主子匯報:之前經過的縣城,縣令派人攆上了隊伍,送來了許多桶餃子。
老夫人讓停下了,讓將餃子給隨行的將士兵勇們。
然后自己拿著手爐,被兒媳攙著下了車。
她帶著抹額仰頭看天:“也不知上元節那日,能否見到珉瑞。”
青城府衙。
“少爺,該喝藥了。”順子端著一碗黑乎乎的藥湯,對著床上趴著的陸畔說道。
_a